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14:13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针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不仅响应国家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而且可以促进河南省的文化、经济的发展,为河南省的中原崛起奠定人才基础。同时,研究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优化河南省高端人才的培养结构,提高河南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河南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培养目标定位不太清晰,未能明确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人才类型,部分高校甚至没有涉及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未能对自己专业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2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上的分类多样,因此结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利于各高校间学习交流,应系统调整课程结构。大多数教师赞成跨专业、交叉学科的选修课,必修和选修课安排不够合理,多数学生认为现行课程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多角度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多方位的发展。3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安排不尽相同,内容涉及广泛但较为庞杂,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专业课课程不够新颖,学生不能及时的接收较为新颖前沿的理论知识,在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运动训练类课程安排相对较少,对学生提高运动能力、满足人才需求不相匹配。选修课课程在数目、内容、学时、学分安排上不够科学全面,不能全方位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校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把握。多数高校没有针对专业特点开设技术课,但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具有特殊性,需要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以便为今后担任教学、科研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4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授与导师有着一定的关系。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职称的分布比例较为合理,有利于导师梯队的建设,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中学历的分布反映出导师队伍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导师科研能力情况较好。5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需要在实践中体现。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集中于运动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动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要求最详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高,但实际开展情况与培养方案要求出入较大,未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6科研能力是学校、教师比较重视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比较薄弱。学校课程开展较完善,但课时分配不均衡,课的开展形式较为局限,缺乏讲座,学术交流,沙龙等多元培养形式。同时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的要求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在培养方案中并未提及,科研能力的检验方式也不够全面和多样。7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高校有一定的要求,但重视程度一般,个别高校培养要求涉及的方面较少,不利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8在对培养目标的评价中,学生对培养目标的认知程度较好,对课程内容的评价较为一般,需加以改善。在对课程的总体评价中,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般。
【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3;G8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9
  • 1.1 选题依据11-12
  • 1.1.1 课程设置应体现国家政策11
  • 1.1.2 课程设置应匹配社会需求11-12
  • 1.1.3 课程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3 国内研究综述12-19
  • 1.3.1 关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研究12-14
  • 1.3.2 关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研究14-16
  • 1.3.3 关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16-17
  • 1.3.4 关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17-19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9-23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3
  • 2.2.1 文献法19
  • 2.2.2 调查法19-21
  • 2.2.3 逻辑方法21-22
  • 2.2.4 数学方法22-23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3-51
  • 3.1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分析23-28
  • 3.1.1 研究生培养目标23-25
  • 3.1.2 培养目标在各方面的具体要求25-28
  • 3.2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28-36
  • 3.2.1 课程分类分析28-29
  • 3.2.2 课程结构分析29-30
  • 3.2.3 课程内容分析30-36
  • 3.3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情况分析36-40
  • 3.3.1 导师年龄分析36-37
  • 3.3.2 导师职称分析37-38
  • 3.3.3 导师性别分析38
  • 3.3.4 导师学历分析38-39
  • 3.3.5 导师科研能力分析39-40
  • 3.4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分析40-46
  • 3.4.1 运动能力培养分析41-43
  • 3.4.2 科研能力要求分析43-44
  • 3.4.3 实践能力分析44-46
  • 3.5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对其课程设置评价46-51
  • 3.5.1 培养目标的评价46-47
  • 3.5.2 课程内容的评价47-49
  • 3.5.3 总体评价49-51
  • 4 结论与建议51-53
  • 4.1 结论51-52
  • 4.2 建议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逻辑起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简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余友情;李章洙;;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究[J];才智;2011年25期

4 王乐;徐e,

本文编号:263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3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