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本科生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师生博弈

发布时间:2020-08-09 11:33
【摘要】: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课程成绩评定不仅与广大学生群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造成了影响。现实中的本科生成绩评定涉及学科类别、课程类型、班级规模、教师风格、学生质量等诸多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从课程开设到课堂教学,再延续到课程结束后一段时间的长期的、多元的师生互动环节。因此,虽然这一研究主题在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略显微观,但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本科生课程成绩评定为切入点,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搜集研究资料,并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过程——事件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分别对教师与学生在评定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心态变化以及博弈行为进行勾勒与深描。在研究结果的呈现上遵循事件发展的时间逻辑,始终根植于田野调查中得到的一手数据,最终形成本科生课程成绩评定中师生博弈的概念图,并结合相关理论对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和决策方式做出解释。本科生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师生博弈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博弈筹码积累阶段和正面博弈阶段。在第一阶段,师生双方都不能准确预测是否会在下一阶段与方进行正面博弈,因此会尽可能积累博弈筹码。在第二阶段,博弈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师生关于课程分数的“讨价还价”。在不同情境中,两阶段可能存在时间上的重合。从师生的内部关系联结来看,师生博弈关系的形成是当前我国高校师生有效互动严重缺乏的结果。从课程成绩评定机制的改革趋势上分析,虽然在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评分主体的自主性两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在实际操作程中有可能形成一些负效应。从博弈发生的整体环境来看,师生间博弈关系的产生与师生所处背景不无关联,部分高校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顺应了商业化浪潮,该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师生的市场化观念,双方心态的功利化和行动中蕴含的工具理性色彩在成绩评定的整个过程都有所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2
【图文】:

田野,概念图,成绩评定,文字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核心编码,并将概念尚未发展完备的类属补充完整68。通过关联式登录,笔者了解了师生博弈的大致过程,但由于这一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且其中涉及了复杂的现实条件和多重因素,导致故事逻辑线仍显得不够清晰。因此,笔者尝试使用概念图 5 来展示这一过程。

权力,国家,大学,高等教育市场化


国家、市场和学校分别占据了权力系统的三角位置,而国家和市场的发展变迁都会对高校造成一定影响,如图6 所示81。77宋佳.市场失灵?西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路径、困境与反思[J].高教探索,2016(03):5-11.78严汇.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特色分析[J].高教探索,2009(01):46-49.79别敦荣,郭冬生.“象牙之塔”与“无形之手”:大学市场化矛盾解析[J].江苏高教,2001(05):21-24.80王旭辉.高等教育市场化研究述评与研究展望[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02):58-64.81(美)克拉克(Clark,Burton R.)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 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9图 6 国家、大学和市场的权力三角协调图

大学本科生,个性化需求,坐标轴,不重要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是所得分数在短时间内与学生的利益诉求是否产生矛盾;划分“重要——不重要”维度的标准是所得分数对学生利益诉求产生影响的程度大小。如下图所示,不同需求在坐标轴上形成了“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和“不重要且不紧急”四个区域,分数的中介强度在四个区域内依次递减,如图 7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河南: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评定百分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年11期

2 岑义;;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成绩评定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6期

3 刘本志;;《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7年05期

4 张笑秋;;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探讨——绩效管理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赵华坤,金勇;学生成绩评定的弊端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杨颖秀;学业成绩评定的激励作用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1年04期

7 朱志良;浅谈规范考试与成绩评定[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8年06期

8 黄维秋;关于学生成绩评定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1999年01期

9 马海云;转向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改革成绩评定的方式──技校语文课成绩评定浅议[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7年05期

10 黄汉平;;体育成绩评定形式改革的探讨[J];体育科技;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婷婷;;展现自我 体现个性——小学生美术考试和美术成绩评定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2 王迎;罗云霞;;中英对比谈我国机械制图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A];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下册)[C];2015年

3 李富菊;;我国中学体育课成绩评定内容研究60年[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王q,圣;黄安胜;黄芳姿;;学生成绩评定方法改革对学生《健康评估》学习的影响[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 总第4辑)[C];2015年

5 曹永孝;吕海侠;王渊;臧伟进;;八年制医学专业生物医学整合课程中的PBL教学[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6 马晓东;李楠;边庆花;徐欣媛;侯士聪;;农林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王家生;龚一鸣;顾松竹;何卫红;;地质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方法改革和完善——以2010年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为例[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宋晓陵;祁兵;张玮;;口腔组织病理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思考[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西彬;陈国伟;;抓好毕业生设计环节,培养学生设计能力[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10 万朝均;黄佳木;刘芳;彭小芹;王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瑞典学生成绩评定趋于严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施教宣;小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N];文汇报;2004年

3 张凤虎、陈剑豪;训练课目“三包制” 成绩评定“一卡通”[N];战士报;2009年

4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 王正文;课堂成绩评定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N];中国体育报;2011年

5 东营市广饶县实验中学 张华营;让肥胖学生上好体育课[N];中国体育报;2007年

6 记者 任维东;云南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评定百分制[N];光明日报;2009年

7 孟云灿、特约通讯员徐连宗;合格可过关 争先劲不减[N];解放军报;2003年

8 张肖南;合格与创优[N];解放军报;2002年

9 郑建钢;可贵的“家长成绩单”[N];湖南日报;2018年

10 总参军训部合同战术训练局;质量调控 推出训练管理新机制[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筱;本科生课程成绩评定中的师生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马晓;我国中学体育课成绩评定内容的演变与反思[D];聊城大学;2013年

3 陆诗荣;学生成绩评定的方案[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勇;仿真培训中学员操作技能评价模型与自动评价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5 赵权;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课堂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6 徐敏;中考成绩评定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巧俐;影响我国大学学生评教的指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马雪明;对初中毕业生日常体育考试成绩评定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7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87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