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1:01
【摘要】: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话语权运作机制,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需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民族强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取向对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式话语表达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传播机制,让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矛盾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文章将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影响研究作为全文的中心,全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厘清相关概念、发掘理论之基。首先界定了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划分了网络流行语的类型,梳厘了价值观、价值观认同、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其次发掘了网络流行语传播的机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关于自由与解放理论。第二部分是设计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对原因进行分析。首先对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设计思路和结果进行阐述。其次从正功能、中性、负功能的网络流行语分析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影响,并针对造成其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提升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原则及对策。首先阐述了运用正功能的网络流行语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要坚持四大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认同对策。通过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影响,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在新形势下借助正功能的网络流行语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机制,最大限度消解负功能的网络流行语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建立“政府引导与多元主体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分段实施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和“价值引领与网络传播相统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政府作为引导主体、网络新媒体作为运营主体、高校作为教育主体和大学生作为行动主体的“四位一体”协同主体出发,加强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建设,力图实现网络流行语内容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顺利传播。但随着网络新兴媒体的发展,网络流行语的内容更迭迅速,关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1
【图文】:

性别,总人数,大学生


情况的交际圈限制,本次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陕域的大学生,学校涵盖了“双一流”高校,普通全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填写,通过微信群、QQ 群、微博大学生发放问卷,共发出 500 份问卷,收回 489 份,男生占到了总人数的 50.31%,女生占到了总人数率为28.83%,本科生占比率为 47.44%,硕士研究生占(如图 3.2);理工类大学生为 35.58%,文史类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为 9%(如图 3.3);中共党员(含预备.76%,共青团员为 33.54%,民主党派人士为 2.66%,

学历层次


学历层次

核心价值观,行语,学历层次,网络流


所学专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坚;;塞尔的隐喻解释原理与网络语言[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杨俊;;探析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中产生的润滑功能——以2018年网络流行语为例[J];江科学术研究;2019年02期

3 杨慧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重构:基于网络流行语的实践[J];三江高教;2019年01期

4 邓娟娟;;当“严谨”遇见“诙谐”——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河北交通教育;2018年02期

5 田永芳;;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及态度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科学生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S2期

6 翁晓斌;何艳群;郑玉琪;;网络流行语的陌生化形式与效果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7 安邦;;网络流行语视域的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36期

8 王晨;;以《生活大爆炸》为个案分析字幕翻译中的网络流行语[J];海外英语;2019年01期

9 张悦;;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及演进[J];新闻世界;2019年02期

10 郑漪;;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现代人的影响[J];文学教育(上);201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兰小云;;诗意教育言说领域与心理学的联系[A];成都市教师师德涵养基地创建暨成陶师德丛书编撰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2 费紫葳;;解析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及其对青少年的意义[A];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报告--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5)优秀论文集[C];2015年

3 秦兰s

本文编号:2788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88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