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01:12
  意识形态是基于社会客观存在而形成的主观认知,并随着客观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着鲜明的质差性。作为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必须体现出一定社会的特质和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统摄作用。正因如此,意识形态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备受关注,意识形态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起到凝心聚力、统一意识、占领思想至高点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政治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突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地位。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高校树德立人的历史使命,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树立怎样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振兴,大学生的意识灵魂塑造能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大学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因受网络不良信息的渗透、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西方“西化”势力的...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意识形态的概述
    2.1 意识形态
        2.1.1 意识形态的内涵
        2.1.2 意识形态的特征
    2.2 意识形态安全
        2.2.1 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2.2.2 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2.3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2.3.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特殊性
        2.3.2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第3章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存在的问题
        3.1.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到位
        3.1.2 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不够
        3.1.3 西方“西化”势力利用网络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进行渗透
        3.1.4 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冲击
    3.2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3.2.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不强
        3.2.2 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意识认知不足
        3.2.3 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3.2.4 西方反华势力对高校主流意识恶意攻击
第4章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策略
    4.1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原则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
        4.1.2 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1.3 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2 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针对性
        4.2.1 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4.2.2 努力形成合力提高时效性
    4.3 筑牢网络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保障机制
        4.3.1 强化网络安全机制
        4.3.2 扩展网络教育平台机制
        4.3.3 建立网络信息反馈研判机制
    4.4 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
        4.4.1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4.4.2 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意识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36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36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