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1 02:24
本文的意图并非是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强化或是进一步推动沟通,而是要对沟通本身即沟通的机制做一次静态的分析和考察。本文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沟通是否有效并不在于沟通是否被强化或是被推进到何种地步,而在于沟通是否被应用于正确的环境且使用了含义明确的语言。因为思想是依靠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则可以是研究思想的途径,如果思想能影响语言,那么语言也可以影响思想。就本文的核心观点而言,沟通乃是一切交往互动的先决条件,不研究沟通的机制就不能获得相关认知来实践所谓的沟通。本文研究的思路就在于静态的分析沟通的机制这个原问题,并找到它的一般作用、结构、范围,说明语言的具体使用在沟通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及其语言在沟通中可有效应用的环境或语境。就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谈及的政治、个人、学术三大领域而言,本文认为可以基本将沟通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沟通语境即政治立场层面下的“求一”语境、个人层面下的“求实”语境、学术层面下的“求真”语境,并指出在这些不同的语境下进行沟通,或者说语言的使用所呈现出的形态是不同的。同时,这三种语境也代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有普遍性的三种相辅相成的属性。只有正确区分沟通的形态并...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883年版《英华字典》中的Communicate和Communication本文对“沟通”二字最早见之于1889年东京动物学会《揭载雑志名:动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苏联模式[J]. 安启念. 哲学研究. 2017(07)
[2]对后期维特根斯坦语境论的澄清[J]. 蒋世强.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01)
[3]为何经验命题重要?——对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中经验命题概念的分析[J]. 李果. 哲学研究. 2016(07)
[4]交往行为视角下政治沟通日常化研究[J]. 何震. 国际新闻界. 2016(07)
[5]详论“语言腐败”[J]. 丁立福. 学术界. 2012(08)
[6]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基点——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一[J]. 谢群. 外语学刊. 2009(05)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关系考论[J]. 罗建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08)
[8]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 沈壮海,李岩.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02)
[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J]. 宋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5)
[10]从政治沟通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邱柏生. 思想教育研究. 2006(04)
本文编号:3469339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883年版《英华字典》中的Communicate和Communication本文对“沟通”二字最早见之于1889年东京动物学会《揭载雑志名:动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苏联模式[J]. 安启念. 哲学研究. 2017(07)
[2]对后期维特根斯坦语境论的澄清[J]. 蒋世强.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01)
[3]为何经验命题重要?——对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中经验命题概念的分析[J]. 李果. 哲学研究. 2016(07)
[4]交往行为视角下政治沟通日常化研究[J]. 何震. 国际新闻界. 2016(07)
[5]详论“语言腐败”[J]. 丁立福. 学术界. 2012(08)
[6]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基点——前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一[J]. 谢群. 外语学刊. 2009(05)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关系考论[J]. 罗建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08)
[8]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 沈壮海,李岩.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02)
[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J]. 宋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5)
[10]从政治沟通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邱柏生. 思想教育研究. 2006(04)
本文编号:3469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6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