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0:00

  本文关键词:“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时代,具有双向互动性、即时传播快、丰富交融性和病毒式影响等特点。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革命性发展,“微时代”背景下孕育出各种微媒体并逐渐渗透到每一个人身边,实现了“手掌之上”24小时移动上网,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在享受微时代带来便利的同时,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一方面,大大地拉近了大学生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距离,成为大学生认知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其海量的信息增加了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难度,成为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新变量。如何有效利用微媒体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的机遇,同时规避其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的挑战,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文中的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认同等核心观念进行了相关的界定以及阐述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认同主体由被动转为主动,认同内容由感性替代理性,认同方式:由单一走向复杂,认同环境由实体转为虚实并存的完全开放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及其原因;最后围绕着原因从认同主体—大学生自身、认同客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和认同环境(政府、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在微时代下提升大学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微时代 微媒体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5
  • 1.2.1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12-13
  • 1.2.2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综述13-14
  • 1.2.3 “微时代”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6-18
  • 2 “微时代”与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18-26
  • 2.1 “微时代”的内涵18-20
  • 2.1.1 “微时代”的概念18-19
  • 2.1.2 “微时代”的特征19-20
  • 2.2 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相关概念20-23
  • 2.2.1 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20-22
  • 2.2.2 意识形态认同22-23
  • 2.3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性23-26
  • 2.3.1 培养国家接班人的需要23
  • 2.3.2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力和感召力的需要23-24
  • 2.3.3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24-26
  • 3 “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特点26-29
  • 3.1 主体由被动转为主动26-27
  • 3.2 内容由感性代替理性27
  • 3.3 方式由单一走向复杂27-28
  • 3.4 环境由实体转为虚实并存28-29
  • 4 “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9-36
  • 4.1 “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机遇29-31
  • 4.1.1 拓展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场域29-30
  • 4.1.2 创新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30
  • 4.1.3 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资源30-31
  • 4.2 “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31-33
  • 4.2.1 微主题的去中心化弱化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31-32
  • 4.2.2 微传播的话语差异消解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32-33
  • 4.2.3 微接受的信息压力挤占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时空33
  • 4.3 “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分析33-36
  • 4.3.1 “微时代”下网络负面信息的入侵33-34
  • 4.3.2 “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足34
  • 4.3.3 “微时代”下部分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弱化34-36
  • 5 “微时代”下增强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36-45
  • 5.1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微媒介素养36-37
  • 5.1.1 提高自身的理性判断能力36-37
  • 5.1.2 提高自身的信息甄别能力37
  • 5.1.3 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37
  • 5.2 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协调发展37-39
  •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38
  • 5.2.2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能力38-39
  • 5.3 社会、政府和高校共同营造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良好环境39-45
  • 5.3.1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39-40
  • 5.3.2 加强政府的立法监督管理40-41
  • 5.3.3 强化高校的教育引导功能41-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斌;;“微媒体”时代下广告教学的实践与应变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年01期

2 吴凯丽;;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07期

3 潘丽娜;张倩;张薇薇;;微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1期

4 杨哲;;基于微媒体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高海明;;微媒体:现代教育新宠[J];教育;2013年26期

6 李小杰;;“微媒体介质”下的高职学生IT信息素养培养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年05期

7 黄鸣奋;谭雪芳;;论泛网络时代的微艺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福建省大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张勇民;活用微媒体,传递反腐“好声音”[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2 ;“微媒体”时代文学的命运与前景[N];文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季晓莉;微博人生[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臣;企业微媒体内容维护及运营策略[D];浙江传媒学院;2016年

2 雷江凤;“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3 孙园园;网络“微媒体”交互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微时代”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6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