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07:23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认同 现状 对策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即是在该制度下生活的每一个成员基于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体系的感受和了解,也是对该制度的根本涵义和理想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给予其更深层次的、积极的、抱有必定信念的承认,从而产生出一种政治上、情感上的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是民众发自内心的一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信任和拥护。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人,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思想活跃的前沿,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有制度认同,不仅十分必要,更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本文在现有的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相关概念,也总结了其制度认同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状况调查问卷作为数据支持的基础,本人主要在安徽省内的两所高校三个校区,即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滁州学院展开调查,了解、分析大学生制度认同现状,其中包括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体观点、对当前制度具体内容观点以及对当前制度下国家前景观点等,并对这些观点进行进一步梳理,以期发现在大学生制度认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上述各种研究和内容,探索了建立当代大学生制度认同的原则,即要在认同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方向性、人本性、实效性、借鉴性四个原则。在认清原则的基础上继而探讨构建深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教育教学机制、宣传引导机制、激励保障机制、有效示范机制,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成熟的机制系统,最终再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体四个层面分别出发,尽可能地整合了提升社会主义认同程度的相应对策,以期能力求为该领域的建设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发挥一些有力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认同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4
  • 1 绪论14-2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15
  • 1.1.1 研究背景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15-19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9
  • 1.3.1 研究方法19
  • 1.3.2 研究思路19
  • 1.4 理论创新点19-21
  • 1.4.1 创新之处19-20
  • 1.4.2 不足之处20-21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相关概念21-28
  • 2.1 制度认同的概念分析21-23
  • 2.1.1 制度认同的定义和理论内涵21-22
  • 2.1.2 制度认同的内在属性22-23
  • 2.1.3 制度认同的外在表现23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概念分析23-26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内涵23-24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构成24-25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基本特征25-26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意义26-28
  • 3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现状概述28-46
  • 3.1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现状的调查28-29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现状的调查对象28
  •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现状的调查方法28-29
  • 3.2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现状29-43
  • 3.2.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总体观点29-33
  • 3.2.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内容的观点33-39
  • 3.2.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前景的观点39-43
  • 3.3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梳理43-46
  • 3.3.1 基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存在多元化发展43-44
  • 3.3.2 普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内容,但仍有上升发展空间44-45
  • 3.3.3 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前景,但仍应坚持深化改革45-46
  • 4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存在的不足与挑战46-53
  • 4.1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积极方面46-47
  • 4.2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存在的不足47-50
  • 4.2.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知不深47-48
  • 4.2.2 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缺失48-49
  • 4.2.3 高校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内容单调49-50
  • 4.2.4 高校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方法有待改进50
  • 4.3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面临的挑战50-53
  • 4.3.1 国家发展的转型期,易导致部分大学生萌生认同质疑50-51
  • 4.3.2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易浸染部分大学生认同基础51
  • 4.3.3 高校制度认同教育的针对性不足,易影响大学生认同程度与针对性51-52
  • 4.3.4 多种价值观交叉并存,易左右大学生认同观判断与坚定52-53
  • 5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原则、机制和对策探析53-62
  • 5.1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原则把握53-55
  • 5.1.1 方向性原则53-54
  • 5.1.2 人本性原则54
  • 5.1.3 有效性原则54
  • 5.1.4 借鉴性原则54-55
  • 5.2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机制构建55-58
  • 5.2.1 教育教学机制55-56
  • 5.2.2 宣传引导机制56
  • 5.2.3 激励保障机制56-57
  • 5.2.4 有效示范机制57-58
  • 5.3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对策实施58-62
  • 5.3.1 个体层面:坚定制度认同,牢固理想信念58-59
  • 5.3.2 国家层面:全面深化改革,共促稳步发展59
  • 5.3.3 社会层面:坚持公平正义,同创共同富裕59-60
  • 5.3.4 学校层面:进行正面引导,深入社会实践60-62
  • 6 结束语62-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67-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怎样解决“学校办社会”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的经验和启示[J];劳动工作;1983年01期

2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研究室[J];预测;1986年01期

3 ;合肥工业大学[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5期

4 ;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总目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季家宏;全力支持合肥工业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6 马有培;对合肥工业大学培养机、电、管一体化人才问题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7 ;安徽省未来研究会成立[J];未来与发展;1987年04期

8 尉德芳;;给合肥工业大学大四学生的一封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23期

9 宫达;以改革促发展抓机遇上台阶──记新组建的合肥工业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24期

10 ;安徽合肥高等院校“信息、系统与电路”协作组成立[J];高等学校电工课程教学工作通讯;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强;梁宏贤会见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一行[N];延安日报;2014年

2 王翠竹;我市与合肥工业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N];黄山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朱庆磊;方西屏会见合肥工业大学负责人[N];淮南日报;2013年

4 霍效忠;合肥工业大学在改革中快速发展[N];科技日报;2002年

5 祁俊;我市8项目与合肥工业大学签约[N];黄山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婉婉;合工大首次面向港澳台招生[N];安徽日报;2010年

7 粤科宣;粤企与合肥工大“亲上加亲”[N];广东科技报;2011年

8 记者 俞路石;合肥工业大学助贫更助“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王芳 通讯员 陈丹涛 黎燕升;我市招才“风暴”席卷合肥[N];珠海特区报;2012年

10 陈 续 霍效忠;舞活学科建设龙头 加快事业发展进程[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储亚慧;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舒扬;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馆设计思路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42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42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