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05 23:25

  本文关键词:“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国学热 地方文化热 文化基因 现代化


【摘要】: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课题。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是简单复古,此前回归传统的国学启蒙运动和地方文化热潮,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自信的复归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但是对于如何让传统文化透过历史的尘埃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智慧光芒,相关的实践主体还需要上升到文化自觉的理性高度,认清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内容与形式,传统文化的基因优劣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意义与价值,这样才能避免急功近利之偏。传统文化只有抛弃其封建意识形态的外壳与更新其落后的观念之后,才可能变包袱为资源,迈向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进人新世纪以来,“孔子很忙”。一时间,传统文化因为诸多的“孔子事件”再次进人公众视野,国学再次“热”了起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社会舆论层面的传统文化复兴活动此起彼伏:2004年7月,国家宣布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许全兴;;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J];党的文献;2009年03期

3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内涵和方法论特征[J];红旗文稿;2005年02期

4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年16期

5 温儒敏;;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及“价值尺度”问题——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中华;;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J];理论视野;2007年01期

7 许全兴;;毛泽东的文化观与文化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8 卢周来,曹树枚;解开“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努力——牟宗三论儒家文化与科学精神[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红旗文稿;2012年08期

10 陈泽环;;道德生活中的传统话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顾建军;赵洋艺;;如何建设华夏新国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杨华;;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今执政者道德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田桂菊;;中国武术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田秀云;;以道德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奠基[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刘翠玉;;发达国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7 郧在廷;;简论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顾建军;赵洋艺;;建设华夏新国学要解决的两大问题[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严振书;邵沁妍;;社会和谐:转型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10 任丽梅;;延续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J];创新;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俊海;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人力资源建设问题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国胜;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D];武汉大学;2011年

8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洪彬;论志愿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殷晓元;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荣US期、曾子、孟子“三乐”思想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德艳;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丛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钱玉君;现代新儒家思潮的传播与当代青年[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陈锴;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1年

6 罗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袁洁;革命·消费·认同——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政治学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8 陈蕾;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刘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进路[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权;孟子王道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J];读书;2009年01期

2 严家炎;;从“五四”说到“新国学”[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冯建军;;文化全球化与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4 娄立志;张夫伟;;工具理性僭越的代价——工具化的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23期

5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6 李普涛;文化霸权与文化主权[J];理论前沿;2005年10期

7 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8 陈思和;;我们的学科还很年轻[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9 叶诚生;;“越轨”的现代性:民初小说与叙事新伦理[J];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10 丁晓原;;论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结构性逻辑[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晓驷;[N];光明日报;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当前国学热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J];理论视野;2007年01期

2 栗子;;谈所谓“国学热”[J];华夏文化;2007年01期

3 刘晓林;;中国国学热的背后[J];观察与思考;2007年08期

4 刘晓林;;这样的国学热,可以吗?[J];观察与思考;2007年08期

5 滕复;;迈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准备——也谈国学热的背后[J];观察与思考;2007年08期

6 ;《中华圣人》在国学热中问世[J];领导科学;2007年14期

7 孙小韵;;缺乏精神的“国学热”[J];社会观察;2007年09期

8 刘丹忱;;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1期

9 赵士林;;“国学热”中迎“五四”[J];粤海风;2008年03期

10 阮航;;国学热之我见[J];新学术;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璇;;“国学热”的冷思考[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2 ;什么叫国学热——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演(节选)[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3 詹佳;;由“国学热”反思中国的全球文化角色[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楼宇烈;;国学百年启示录[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蔡运龙;;老一代科学家更多地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6 陈鸿祥;;“五四”新思潮与当代“国学热”——学习瞿秋白“五四”论札记[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小宁 实习生 黄辉煌;学者眼中的国学热[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王杰;当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N];北京日报;2007年

3 陈漱渝;国学热三思[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虞云国;“国学热”与“经典热”背后的忧与喜[N];贵阳日报;2007年

5 锦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迟克举;“国学热”的“冷思考”[N];辽宁日报;2007年

6 雷铎;“国学热”中的是是非非[N];南方日报;2007年

7 陈漱渝;国学热中的沉思[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虞云国;“国学热”与“经典热”之我见[N];文汇报;2007年

9 张卫波;“国学热”的文化透视[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省社科院研究员 雷铎;国学热的冷思考[N];南方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晶;新吟诵的兴起及其文化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吕(吕+吕);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结[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6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256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