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钱澄之《田间诗学》研究 ——以王夫之、孙承泽为参照视野

发布时间:2021-03-18 15:06
  《田间诗学》是钱澄之笺注、研究《诗经》的一部著作。本文详细地论述《田间诗学》的写作背景、注释体例和注释方法,进而概括钱澄之的诗学理论。并且通过与孙承泽、王夫之等遗民的《诗经》研究著作做比较,总结钱澄之《诗经》研究的成就和特色。本文还试图探讨钱澄之《田间诗学》在明清《诗经》学史中的地位和对遗民《诗经》学的意义。文章末尾附录完整的钱澄之年谱和家族世系传承表。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钱澄之《田间诗学》的写作背景
    第一节 钱澄之的人生经历
    第二节 明末清初时代背景和学术转型
第二章 钱澄之《田间诗学》的注释体例、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田间诗学》的注释体例
    第二节 《田间诗学》的注释原则和要点
    第三节 《田间诗学》的注释方法
第三章 钱澄之《田间诗学》的诗学理论和风格
    第一节 《田间诗学》的诗学理论
    第二节 《田间诗学》的诗学特点和风格
第四章 钱澄之《田间诗学》的比较研究——以王夫之、孙承泽为比较对象
    第一节 钱澄之与王夫之共同的浓厚遗民色彩
    第二节 王夫之《诗经》学的研究特色
    第三节 孙承泽其人其书——以《诗经朱翼》为中心
    第四节 孙承泽《诗经朱翼》与钱澄之《田间诗学》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 钱澄之《田间诗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田间诗学》在明清诗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田间诗学》对明遗民学术及明遗民《诗经》学史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钱氏世系表
钱澄之年谱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诗经稗疏》看王夫之的《诗》学阐释学方法——兼与雷庆翼先生商榷[J]. 魏春春.  兰州学刊. 2009(12)
[2]钱澄之研究综述[J]. 杨年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3]王夫之《诗经稗疏》训诂举例[J]. 王珏.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4]王夫之对朱熹性情论的反思及其“兴观群怨”新说[J]. 马育良.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钱澄之《诗》学思想探析[J]. 潘冬.  凯里学院学报. 2009(02)
[6]再谈王船山《诗广传》对《诗经》的解读[J]. 曾玲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7]王夫之《唐诗评选》的选诗标准及评点方法[J]. 任慧.  文献. 2009(02)
[8]钱澄之《诗》学观探析[J]. 潘冬.  新西部(下半月). 2008(12)
[9]关于《诗广传》成书年代的若干质疑[J]. 程碧花.  语文学刊. 2008(16)
[10]论清代诗经学之发展[J]. 陈国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D]. 肖建原.西北大学 2008
[2]《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D]. 袁愈宗.山东师范大学 2006
[3]王夫之诗学范畴研究[D]. 李钟武.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王夫之《诗经稗疏》研究[D]. 高美平.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王夫之《诗广传》研究[D]. 程碧花.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钱澄之及其《藏山阁诗存》研究[D]. 郗晓莉.暨南大学 2008
[4]王夫之《诗广传》阐释思想和阐释方法研究[D]. 罗金燕.福建师范大学 2008
[5]钱澄之闽粤桂诗歌研究[D]. 许晓燕.安徽大学 2007
[6]理学背景下的《诗集传》阐释学研究[D]. 杨静.安徽师范大学 2007
[7]钱澄之《田间诗集》研究[D]. 赵春燕.安徽师范大学 2006
[8]因以通君子之道——王夫之的庄学研究[D]. 张永奇.北京师范大学 2005
[9]钱澄之诗歌研究[D]. 张铭.安徽大学 2004
[10]姚际恒、崔述与方玉润的《诗经》学“简论”[D]. 陈景聚.西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88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088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