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文化与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08:13
  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备受重视,其中渗透着传统伦理文化的精髓以及强烈的民族情趣、地方气息和艺术文化内涵。门本身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可进行开阖活动的建筑构造而存在,不仅具有通行和防卫的功能,而且在以建筑群和院落为横向组织的传统建筑中,有着更为复杂的空间功能,在形成中国传统空间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传统建筑门上的构件不仅有结构作用,多数还有装饰化的特点,其上的纹饰处处渗透着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调,装饰构成技法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时代发展至今,建筑类型空前丰富,小至建筑单体的入口,大至城市的入口,都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设计课题。而对于入口的处理、对于空间的把握正是传统建筑设计所擅长的。因此,及时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也就成为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框架和方法。第二章为门的概述,主要阐释了“门”和“门文化”的概念。第三章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发展与演变,将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分为初生期、萌芽期、演进期、成熟期、丰富期五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对门的数量、样式、功能以及装饰的发展规律做出总结。第四章为中国...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2 门的概述
    2.1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
    2.2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文化
    小结
3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发展与演变
    3.1 初生期
    3.2 萌芽期
    3.3 演进期
    3.4 成熟期
    3.5 丰富期
    小结
4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功能与形式研究
    4.1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功能研究
        4.1.1 门的基本功能
        4.1.2 营造空间序列
        4.1.3 形成视觉焦点
        4.1.4 丰富空间界面
    4.2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形式研究
        4.2.1 门的种类
        4.2.2 实体形式的多样性
        4.2.3 视觉形式的丰富性
    4.3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上纹饰研究
        4.3.1 门的组成构件及其装饰
        4.3.2 门上的附加装饰
        4.3.3 门上装饰的题材和技法
    小结
5 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文化表征
    5.1 礼制思想的体现
    5.2 风水观念的表达
    5.3 教化、启蒙的作用
    小结
6 中国传统建筑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1 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的结合
    6.2 对我国现代入口设计的影响
        6.2.1 空间功能的延续
        6.2.2 建筑形式的传承
        6.2.3 细部纹饰的运用
    6.3 对国外大门的影响
    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中国传统之“门”的建筑形式与文化含蕴[J]. 马跃峰,张庆顺.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01)
[2]浅析中国传统门文化的哲理与意境[J]. 黄洋.  山西建筑. 2007(02)
[3]“门”文化研究[J]. 许衍凤.  艺术·生活. 2006(04)
[4]传统建筑的门文化意象[J]. 姚慧,杨萍惠.  文博. 2006(03)
[5]华夏建筑的传世绝响——样式雷[J]. 王其亨.  中华遗产. 2005(04)
[6]论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 凤元利.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7]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J]. 苏勇.  建筑学报. 2004(12)
[8]门的建筑美学意义[J]. 李钫,陈纲伦.  新建筑. 2004(03)
[9]两种创作策略的效果——以佳木斯大学校门和松花湖风景区大门为例[J]. 张伶伶,赵伟峰,黄勇,李光皓.  华中建筑. 2003(01)
[10]近代中国西方古典建筑的细部分析[J]. 尤翔.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建筑入口研究[D]. 陈冬苗.东南大学 2006
[2]门说——门的视觉艺术文化研究[D]. 李炅.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97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97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