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文化人格”论
发布时间:2017-04-23 19:10
本文关键词:王国维“文化人格”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的缘起因于七十多年前,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竟一跃而入昆明湖,所留给世人的那个千古之谜。后世学人为解此千古之谜曾提出过种种“假说”,其中影响最著者当属“殉清说”、“逼债说”及“殉文化说”。遗憾的是,却少有人从人格方面给予专门论说。海外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在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对“人格”一词曾有所涉及,虽然叶先生并未沿此路径继续走下去,但她“以王国维之心为心,进行还原式的探索”之研究思路对笔者启发颇大。我们认为,选取“人格”作为切入点进而较全面地揭示王国维的精神世界,或许更能达至“以王国维之心为心,进行还原式的探索”之目的,并为王国维“自沉”之谜提供一种新鲜的视角。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文化人格”则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又具有伦理学和审美学内涵。后者既包含其气质、性格,又包含其伦理观念、精神境界、哲学-美学理想。对于学者而言,文化人格的生成与演变呈现于其生活道路与学术道路及其二者的相生相悖之中。本文以王国维的性格特征分析及其情感世界的探求为论述的基础,试图为进一步的文化人格展示提供心理学上的基础及足够的感性认识。中西化合的知识结构使王国维的文化人格具有了一种鲜明的现代品格。这种现代品格表现在学术上,是对现代学术的执著追求;反映在生活道路上,便是对现代审美人生的执著探求。前者集中体现在以“无用之用”为核心的“学术独立”论中,其深刻性在于:在强调摆脱传统文化中“价值优先”原则的规约以建立视“求真”为唯一目的的现代学术观的同时,却没有真正走上纯粹西方意义上的学术之路,而是与事关宇宙人生的、涉及人类“万世之用”的超现世的“价值”结合起来。后者则表现为对西方现代哲学尤其是非理性哲学及审美现代性的沉溺和追求。学术虽“可信”但却无法“可爱”,王国维便转而借“审美”之维寻求人生慰藉,其结果是踏上了一条审美现代性追求之路。这是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思想基础。在对中国传统士人人格模式的流变及其内在矛盾进行爬梳和剖析的基础上,笔者较为集中地论述了王国维文化人格之“学术人格”、“审美人格”及其人格理论所达至的现代深度。所谓“学术人格”,主要表现为学者独立、学术方法独立两个方
【关键词】:王国维 文化人格 审美人格 学术人格 审美现代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2
- 第一章 人格的王国维12-23
- 一 性格特征——复杂的矛盾体13-18
- 二 情感世界——款款深情与寂寞情怀18-23
- 第二章 王国维文化人格的现代品格23-37
- 一 现代学术意识23-30
- 二 审美人生追求30-37
- 第三章 王国维的人格构想37-55
- 一 传统士人人格模式及其矛盾37-43
- 二 学术人格与审美人格43-49
- 三 王国维的人格理论49-55
- 结语55-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锴;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1年
2 夏益春;走向个体启蒙:王国维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燕;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师理想文化人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王国维“文化人格”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2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