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研究 ————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12-22 08:1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凝聚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等的民族特性。马克思主义是方法不是教条,它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能够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就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又包括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升华为新的科学理论,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在其发展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等各方面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新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包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弘扬。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成分的基础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中国化。其中主要表现在: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思想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和谐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文章来源】: 大理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条件及基本途径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的最新成果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二)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三)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 科学发展观包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弘扬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和谐”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中国化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二)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继承
        (三) 在弘扬中华传统“和谐”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中国化
    二、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富国富民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化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富国富民思想
        (二) 对中华传统富国富民思想的继承
        (三) 在弘扬中华传统富国富民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化
    三、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中国化
        (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
        (二) 科学发展观对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的继承
        (三) 在弘扬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中国化
第四章 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现代性转换
    二、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三、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中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选择与重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机制分析 [J]. 林红.  社科纵横. 2014(02)
[2]浅析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J]. 张倩.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3)
[3]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 [J]. 于歌.  法制与社会. 2014(01)
[4]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J]. 杨斌,王小雪.  人民论坛. 2013(35)
[5]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J]. 李宗桂.  学术研究. 2013(11)
[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探究 [J]. 严瑞,汪万森.  法制与社会. 2013(29)
[7]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J]. 那晓丹,于春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6)
[8]中国传统文化诠释与回归 [J]. 崔丽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9]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J]. 邓红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3)
[10]中国元素: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基因 [J]. 邵龙宝.  兰州学刊. 2013(07)

博士论文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D]. 唐建兵.安徽大学. 2012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 包双叶.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研究[D]. 易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视域下的中国模式研究[D]. 欧永宁.中南大学. 2012
[5]发展观的伦理蕴涵研究[D]. 唐秀华.兰州大学. 2012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 许青春.山东大学. 2012
[7]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对话平台研究[D]. 李栗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8]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 许华.安徽大学. 2011
[9]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 金忠严.中共中央党校.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 朱雪.西华大学. 2013
[2]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 朱振明.湖南农业大学. 2012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及当代价值[D]. 白素玲.西北大学. 2012
[4]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D]. 吕新.广西民族大学. 2012
[5]十六大以来党的生态文明理论与政策研究[D]. 郭展新.陕西师范大学. 2012
[6]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与马克思的人学理论[D]. 陈世益.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胡锦涛包容性增长思想研究[D]. 卢晓燕.山东理工大学. 2012
[8]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对科学发展观的影响研究[D]. 张慰卫.湖南农业大学. 2012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解读[D]. 段栋峡.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2
[10]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D]. 朱伟.信阳师范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546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46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