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渗入,还是独立?——“国学”进语文课程的两难

发布时间:2022-01-23 08:05
  "国学"进语文课程,更多的是为了"国学"而不是为了语文,实现"培养综合型人才""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实现道德重建"的目的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国学"大量渗入语文课程,是对"语用"属性的挑战,也挤压了当代语言智慧的空间;"国学"还不是什么学科,也不具有基础性,独立为课程违背了基础教育课程原则。当下,摆脱渗入与独立的双重难题,要么制定专门的课程标准,要么"三分语文",要么高校开"国学"必修课程。 

【文章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2016,(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学”进语文课程之目的论反思
    (一)关于培养综合型人才
    (二)关于继承传统文化
    (三)关于道德重建
二、“国学”进语文课程之路径反思:渗入和独立的两难
    (一)关于渗入语文课程
        1.“国学”大量渗入语文课程,是对语文“工具性”属性的削弱。
        2.“国学”大量渗入语文课程,是对语文“语用”新理念的冲击。
        3.“国学”大量渗入语文课程,是对当代语言智慧空间的挤压。
        4.“国学”大量渗入语文课程,造成厚古薄今的局面,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关于独立于语文课程
        1.“国学”不具有基础性,不能独立为中小学课程。
        2.“国学”还不是什么学科,不能独立为一个课程。
        3.“国学”课程化,是“文献本位”的复辟。
三、“国学”进语文课程的新出路
    (一)修订课程标准,制定文化经典转化为语文教材的原则
    (二)在“三分语文”的前提下迎接“国学”进入语文学习领域
    (三)独立的“国学”课应成为高校的必修公共课,中小学暂不开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文视野中的国学课程开发方略研究[J]. 丁念金.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6(03)
[2]语文分科教学应提上课改日程——与李海林、丁向红二位先生商榷[J]. 张毅,程道明.  语文教学通讯. 2015(28)
[3]语文课程内容的建构:逻辑起点、内容要素和文本表达[J]. 魏小娜.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8)
[4]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J]. 李海林.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5)
[5]“是什么”重要,还是“干什么”重要?[J]. 李旭山.  语文教学通讯. 2015(08)
[6]中国传统课程特点刍议[J]. 杜成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1)
[7]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 施久铭.  人民教育. 2014(10)
[8]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使命[J]. 付以琼.  大家. 2011(19)
[9]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J]. 娜拉,宋仕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德育现代化探微[J]. 杨尊伟.  教育科学研究. 2004(03)



本文编号:3603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603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