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角色”内涵的历史考察
本文关键词:“学生角色”内涵的历史考察
【摘要】:"学生角色"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人格形象和行为模式。从历史的视角观之,"学生角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学生角色充其量只是智者与统治工具的结合体,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第一次把学生角色定位于人性的基础之上,近现代以来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才使学生首先为"人"这一角色形象逐渐向现实推演。概括而言,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学生角色呈现出角色形象不断发展、角色地位不断提升、角色特征不断丰富的特点。
【作者单位】: 安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关键词】: 学生角色 内涵 历史考察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从广义的范畴而言,人类历史就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有了教育,自然就有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师和学生。与目前相比,在教育产生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是模糊不清的,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的言传身教,使得其时的教师和学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蓓莉;教育中的自由智慧——以杜威的自由主义哲学为视角[J];开放时代;2004年05期
2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汪才明;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葛贤平;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于忠辉;论教育生态平衡与素质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李红英;三种主流课程观的演进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7 朱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9 鞠传文;五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会;;如何提高学生的餐饮服务技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夏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婧;战后美国合作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4 唐玲;新世纪研究生德育内容体系及途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温永权;深圳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大鸣;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体育的迁移价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于波;“拟经验”教学观与“GX”教学原则的整合性实验[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廷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强;郭宇峰;沈琳;;浅谈教学模式的特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2 徐建平;;浅谈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内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金赤东;;民办培训学校文化的界定[J];教师;2011年17期
4 伍冬云;;“校本教研”之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5 嵇辉;;教师多元职业智能的内涵与构成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梁芳;;试论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师生关系[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7 王双利;;教育爱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读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有感[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8 周明;;教师权威的另类解读——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权威观[J];教师;2011年26期
9 牛楠楠;;“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10 刘建;张新平;;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内涵、特征与转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艾米莉(教师);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根本性转变[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2 郑晓明;择业成功的心理战术辨析[N];四平日报;2007年
3 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 张晓丽;在“做”中“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马珊;浅谈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模式的改革[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5 吉林省教育学院 王秀霞、张俊青;Intel未来教育理念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玲;浅谈科学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桂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探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苗田翠;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友军;基于WEB的自主学习支持体系的设计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亓秀梅;小班化教学的人际互动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大山;学校道德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子娜;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利静;大学生角色扮演网络游戏动机、角色类型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8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0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