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信息素养内涵及结构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的信息素养内涵及结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素养 教师 信息技术 信息能力 信息意识 信息伦理 基本的 信息化社会 道德修养 信息知识
【摘要】:该文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除了具有信息社会普通公民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还应该具有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应具有的促进其职业自我发展的信息素养.并且笔者从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个方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
【作者单位】: 通化师范学院物理系;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教师 信息技术 信息能力 信息意识 信息伦理 基本的 信息化社会 道德修养 信息知识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向前发展,这必将促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发生深刻的变革.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动力,始终起主导作用和决定因素,信息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信息教育能力.研究教师的信息素养内涵和构成,对不断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刘芳芳,刘梦莲;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策略[J];教育导刊;2003年06期
3 顾非石;信息素养:当代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5期
4 施莉;郑东辉;;校本教师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伍;从“信息加工论”谈数学教学[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浩;;我国高师体育院系开展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3 韩颖;毕景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之我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4 范运祥;注重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能力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庄丽娜;孟凡一;;对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吴耀宇;;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4期
7 项骏;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8 吴亚飞;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9 朱婧;;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成功(教育);2008年03期
10 刘军;;教育信息化的需求、现状与趋势[J];成人教育;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兰;陈晓慧;张杰;马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的定位[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3 郭南;;深化对军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从统筹管理中求效益[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继斌;流行病学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丹;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盼;基于Moodle的高校教师非线性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D];湖南大学;2009年
3 焦冰清;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加雷;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康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数学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萍;职业高中语文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能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晨;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课效率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项道东;欠发达地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向阳;西部地区“农远”应用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闫英琪;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爽,陈丽;美国国家教师相关标准及其对我国教师信息能力标准制定的启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郑金洲,林存华;认识“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3 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4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5 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敏;;怎样真正提高教师信息素养[J];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2 张宇立;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应增强信息素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伊肖俐;教师的信息素养亟待提高[J];山西教育;2002年11期
4 赵昕;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J];甘肃教育;2005年03期
5 陆美莲;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6 邵晋蓉,王桂香;信息素养与教学的互动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7 吴翔,付邦道;论信息社会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刘富春;;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J];甘肃教育;2006年14期
9 周海鹰,缪丽萍;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10 李宝珊;;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7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林;;浅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2 徐素霞;刘桂芬;马文婕;;浅谈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景伟;;信息技术及其应用[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4 江洪;蓝玉琼;张北雁;;论信息技术对科技强检之作用[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周玉国;夏惠芸;;信息技术在农机教育中的应用[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8 张喜凤;赵红兵;郭海英;;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师是关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郭强;;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方县坡脚中学教师 魏俊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N];毕节日报;2010年
2 陈春;暴力视频引发信息素养危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余丽 编译;美国的信息素养及其标准[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张敬华 陈东;人的“信息素养”更重要[N];中国国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程亮;信息技术业名企逆市圈人[N];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姚明伟 编译;信息技术管理及其重要性(下)[N];中国审计报;2009年
7 聂相玲;如何培养信息素养[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毛晶慧;经济重启 信息技术助力政府解决社会难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学习;未来20年信息技术活力依旧[N];计算机世界;2009年
10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李红宝;高二12月份测试信息技术[N];连云港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倪义芳;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2年
4 王爱民;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组织再造工程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钊;森林资源灾害应急机制及应急智能决策系统构架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9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峰;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能力的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世东;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航;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伟均;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施丽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广群;关于师范专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褚玉芳;在职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英迪;长春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翠凤;中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之整合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09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09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