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影响初探
本文关键词:博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影响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大学生 博客 人际交往 市场调查报告 心理发展 网络信息中心 情感体验 表达能力 消极影响 负情绪
【摘要】:正近年来博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7年12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其中显示中国博客作者数量已达4698.2万人,拥有博客空间7282.2万个。而早在2005年10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博客 人际交往 市场调查报告 心理发展 网络信息中心 情感体验 表达能力 消极影响 负情绪
【分类号】:G206;G444
【正文快照】: 近年来博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7年12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其中显示中国博客作者数量已达4698.2万人,拥有博客空间7282.2万个。而早在2005年10月12日发布的《全球中文博客发展报告》就已显示70%的博客用户月收入不足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年05期
2 章洁;方建移;;从偏执追星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浙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J];当代传播;2007年05期
3 姚劲松;;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以即时通讯工具QQ为例[J];当代传播;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良荣;赵智敏;;200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秋瑰;;博客力量与中国现状——从中美博客热点差异看中国博客的现实发展[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鹏;“互媒体”博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区奕甫;利用网络中的Blog开展探究式地理教学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玲;试论Web2.0对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4 叶芝蕙;博客与传统出版的比较及互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5 徐东;个人表达的解放时代—博客文学的兴起与个性魅力[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艳红;Web2.0时代博客现状与问题[D];郑州大学;2007年
7 周婷婷;博客私人日志:一个“独立叙事”的公共空间[D];广西大学;2007年
8 陈宏良;网络中的武术文化传播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从学;博客与传媒互动中的公共领域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肖乃涛;大学生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使用与满足模型研究[D];武汉科技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琰;关于“QQ”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初步调研[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人民教育;1980年05期
2 吴松;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J];思想战线;1981年06期
3 刘介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6期
4 张立民;;为什么存在主义能影响青年[J];青年研究;1982年12期
5 乔玉田;;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2期
6 于振元;;浅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7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科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2期
8 叶盛雷;谈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9 胡德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10 张菊生;新型爱国主义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玉珍;萧伯符;;当代大学生行为法制管理刍议[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2 徐建平;;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陈庆良;傅丽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探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孙树勇;;大学生印象整饰动机及策略的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崔景贵;;知识经济挑战与大学生人格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费俊峰;桑志芹;;学生自助性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与扶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李靖;;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吴守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恐惧心理的成因及解决方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葛操;宋俐娟;;人际协调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石红;;98级新生16PF心理测试结果分析报告[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似蓉(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疏导[N];安徽日报;2000年
2 鲍安义;创造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安徽日报;2000年
3 雍梅 余婷婷;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什么[N];安徽日报;2000年
4 张建伟;知识经济对人才的新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当代大学生的骄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共青团中央 全国学联;关于颁发2000年度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建昊奖学金”的通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唐景莉;高举网络文明大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江苇;大学生:你健康吗[N];中国质量报;2000年
9 焦玉公;高擎弘扬主旋律的旗帜[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周晓曲;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4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张苑琛;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卫平;论信与信德修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文学;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税伟;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丽华;论大学生思维方法导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淑林;大学生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与自我价值观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李庆峰;当代中国大学生闲暇生活探略[D];浙江大学;2002年
7 王雪军;论德育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及方式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文杰;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趋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春霞;论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10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1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