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资本障碍及其政府治理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资本障碍及其政府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学校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社会资本 重点学校 政府治理 择校 制度安排 家庭 政策选择
【摘要】:以追求教育公平为主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政策取向,也是一种教育实践。目前,人们更关注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状态、成因及其治理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生产方式、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是形成义务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差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直接后果是导致非规范性择校行为的发生。在择校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社会资本的力量日益突出,其负向功能被诱发,破坏了就近入学政策,加剧了家庭与家庭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社会资本的分化,损害了教育公平价值。由此,我们提出政府对于消除社会资本障碍的方向性建议:通过合理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在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降低家庭社会资本在教育选择中的作用,建设学校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良性竞争环境,从而治理目前部分家庭、学校社会资本参与择校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社会资本 重点学校 政府治理 择校 制度安排 家庭 政策选择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后发展学校管理诊断与改进研究(2006—2009)”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都属历史范畴,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现阶段,以追求教育公平为主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政策取向,也是一种法律规范的教育实践。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预防和治理教育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李国强;龚跃华;;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立荣,马方;全球化与非正规就业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代利凤;;社会排斥理论综述[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7期
3 彭中礼;;作为“权利荒”的“民工荒”——以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为例的实证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卓惠萍;;多重社会排斥:农村离异和丧偶妇女的不堪承受之重——对豫北某县农村离异和丧偶妇女的调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杨立雄,陈玲玲;欧盟社会救助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顾京宇,唐桂英;学籍管理工作浅议[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谢作栩;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多样性和民营性特征——我国发展大众高等教育若干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洪朝辉;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9 王来华;“社会排斥”与“社会脱离”[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5期
10 刘时方,陆伟家,周翠林;高校勤工助学的历史回顾和启示[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恺悌;孙陆军;苗文胜;;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贫困问题[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张勃;;增权: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介入[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保平;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国涛;宁夏农村贫困的演进与分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吴玲;中国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颜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朝军;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研究(1950-1965年)[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智;论中国现行办学体制下民办中小学的规范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汪拥政;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罗金保;当代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5 刘光;论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关注[D];河海大学;2004年
6 杜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林海;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历程、问题及走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蔡爱丽;中国公学学潮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玲玲;福利依赖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芳;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盛冰;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张杨波;教育投姿、经济、社会资本关系间的考察——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来源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2年06期
4 胡荣;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5 庄西真;学校社会资本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6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武权;;速滑运动员的冰期训练[J];冰雪运动;1980年01期
2 何睦;女子七项全能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3 刘钦晏;;浅议《日本小学教学大纲》[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4 C·B·东尔尼雪夫;列夫;利沙;;指导青少年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标准数据[J];冰雪运动;1982年04期
5 李稼蓬;;试论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03期
6 方惠础;;小学跨越式跳高教学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1982年05期
7 蒋伏心;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8 季召龙,顾开源;辅导乡校 搞好语文复习[J];江苏教育;1983年17期
9 李来群;浣竟成;陈瑞权;陈绍明;;海外对局选评[J];棋艺(象棋版);1983年06期
10 何睦;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类型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慈生;李兴国;汪传雷;;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差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姚坚;夏绍玮;;系统工程方法在宏观投资决策中的应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秦成祥;王涛;王成煜;贾立杰;;一个经济网络模型的摄动问题[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何志谦;周俊梅;;一种全日制小学营养监测模型的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叶启洪;林国雄;;武汉长江公路桥设计构思[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周勤;;西部开发中的城市化和服务业产业发展[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胡大一;赵明中;;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及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高敬洙;;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及其对延边经济的影响[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陶西平;;以多元化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治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刻不容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闫继斌 李志友;加强科学管理 优化教育资源[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长文;中韩贸易期待均衡发展[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4 记者 张兴华;朝韩就经济合作达成共识[N];人民日报;2000年
5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李忠奎 尚留占 鲁忠武;国外交通产业布局政策[N];中国交通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赖群阳 苏婷;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赵正元;更新观念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叶风;让京民族经济与文化均衡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杨慎;地产业进入均衡发展时期[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10 徐锡安;高质量发展首都基础教育[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峰;论经济增长与增长的社会代价——以泰国为案例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学惠;俄罗斯军事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7 孟晓驷;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均衡发展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川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举;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汤颖梅;中国农民择业态度倾向转变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沈文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瑞静;对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琳;学习困难学生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海英;我国区域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财政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明达;百色市基础教育现状及应对入世的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程天云;依托农业产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弊病与对策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12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1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