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震荡中幽默应对的机制
本文关键词:社会文化震荡中幽默应对的机制
【摘要】:应对社会文化震荡需要社会性的宏观策略,更需要适宜的微观策略——个体的自我调节策略。幽默感本质上是认知、情绪、行为、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整合。幽默感的本质决定了幽默对个体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各个环节都具有调节作用,能满足社会文化震荡中个体超越各种障碍时的心理调节需要和行为需要。本文通过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阐释了幽默作用于社会文化震荡的四个机制:认知中心机制、情绪中心机制、问题中心机制和结果接受机制。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文化震荡 幽默应对 机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02JAZJDXLX005重大项目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社会文化震荡(social cultural vibration)是指由于内在文化积累或外在文化移入引起的急剧的变迁对人的心理生活的冲击和震动[1]。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前进的每一巨步,都伴随着强烈的社会文化的变化,引起了普遍性的或部分人的心理上的困扰,并投射在文学作品、哲学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于师号;;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姜家生;;地方农科院校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刘长运;茆长荣;;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调查——以丹霞山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6 毛瑞芹;;城乡文化冲突视域中的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7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邬丽群;何景洋;高明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陈云亮;;“挥泪斩马谡”悲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孙运兰;朱宝忠;刘小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罗宝珍;;浅析叛逆期青少年对电视的逆反心理[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纪伟;;正名·定分·成事——法官角色定位之于审判权独立行使[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兵;;人文关怀中情感思维的价值审视[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海鹏;;关于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因素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晓东;;地震救灾中的表演性亲社会行为对心理层面的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皮勇;刘为国;;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郭子贤;;黑社会(性质)组织亚文化形成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邵天诺;澳港大学生锻炼特征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8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杨欢;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莲;浅谈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2 万洁;对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S1期
3 武桂新,王枫,吴云娥,冯炜权;运动与骨骼肌内一氧化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岳冬青;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机制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李彩萍;青工贵族化倾向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蒋天祥;重视抓好学生德育自我教育[J];甘肃教育;2000年Z2期
7 汪思源,董晓永;浅谈高校高科技产业创新机制的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8 郭大方;抓好思想教育是消除腐败的根本之道——兼论建立治腐的教育机制[J];学术论坛;2001年03期
9 熊志翔,康宏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10 王守龙;浅谈教育投入机制的创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骏;张杰;;转型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失效的科层制反思——兼论管理机制的创新[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文枫;杨庆媛;鲁春阳;;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理想模式及机制创新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国安;;浅谈我省烟草商业企业的预算管理[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4 胡博;陈绍洋;王强;熊利泽;;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神经保护[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雄;;浅谈对烟草糖酒有限公司的管理[A];上海烟草系统2000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0年
6 杨志宏;;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东升;霍振杰;;优化珠心算教练师培养机制 保障珠心算教育健康有序发展[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新华;梁国威;邵冬华;王树琴;何访;;大白菜汁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其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谢秀丽;周福生;;从情志论治慢性胃炎[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海燕;李成良;;非淀粉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亚东 于兴洲 赵凤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几点思考[N];承德日报;2005年
2 刘映花 李隽琼;能源掣肘岁末经济[N];中国矿业报;2003年
3 本报评论员;着力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N];河北日报;2004年
4 记者 马国俊;信访工作要突出解决问题[N];青海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香 本报通讯员 王亚良;真心替群众解决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张巍柏;汇率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吕斌;长期半睡半醒损健康[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李知雅;领导接待日不能止于“接待”[N];工人日报;2007年
9 卢瑞礼;开展先进性教育 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N];贵阳日报;2006年
10 实习记者 王慧;解决问题是信访根本 维护群众利益是领导责任[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幽默感对压力的调节作用:效果及其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谷秀华;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习明;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耀;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持续创新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刘辉;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秀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素华;心房扑动的电生理机制、体表心电图F波的形成机理及射频消融方法[D];山东大学;2004年
8 张奉琪;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及影像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杨敬华;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朱业宏;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瑞泰电气公司实行全面项目管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时文朝;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王伟;论完善我国政府预算监督[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雪芹;南京市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翟莹昕;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6 姚瑞敏;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常杰;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8 李平;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监督[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永乐;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成长的经济促进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曹卫东;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半城市化的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3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1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