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冲破创新人才培养的“壁垒”——以创新的评价体系引导创新人才的创生

发布时间:2017-10-12 06:06

  本文关键词:冲破创新人才培养的“壁垒”——以创新的评价体系引导创新人才的创生


  更多相关文章: 评价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素质结构 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 教育教学评价 创新活动 教学内容 创新能力


【摘要】:与创新相伴随的,是独立之思考、自由之表达。然而,目前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以考试分数为"砖瓦",砌起了一道无形的壁垒,学生的发散思维被禁锢,批判精神被压制,对创造的美无从体会——这正是学校成为孤立的"象牙塔"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迫切需要一个鼓励创造、容许创新的评价体系,它应该体现出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在创新的过程中,谁都不代表真理。独立和自由,与权威和标准之间,我们应该作出恰当的选择。天津教科院院长张武升,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已十多年。他有两点建议让人印象深刻,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美感,二是在考试中增加创新力的测试,给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开阔的思路,是为"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之三。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评价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素质结构 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 教育教学评价 创新活动 教学内容 创新能力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培养创新人才,不能不提及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大体说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日常的教育教学评价和升学评价两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导向作用:培养跟着评价走。实际上,现实的人才培养是被动地被评价牵着走的。评价的这种导向作用并不是消极的、负面的,关键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社会条件对爱情婚姻的影响[J];社会;1983年05期

2 彭文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初探(上)[J];上海教育科研;1985年06期

3 ;教育改革信息[J];人民教育;1985年04期

4 李文庠;学生德育质量的量化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6年02期

5 郎业伟;学校领导管理评价的效应[J];教育探索;1986年01期

6 彭文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初探(下)——弹性评价体系[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1期

7 王汉生;乡镇企业劳动力要素的流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8 彭钢 ,汪仁;九、学校工作的综合评价(二)[J];江苏教育;1987年10期

9 马驰,李因果,李慎杰,马维山;建立系统科学的学校领导评价制度[J];教育探索;1987年01期

10 孙曰融;现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分配法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X;唐焕文;;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五春磊;;“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在邮政服务工作中的应用[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延喜;武春友;范云波;;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4 毛恩荣;周一鸣;;机动车驾驶员驾驶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舒佳明;;浅谈沪产卷烟的国际市场营销[A];上海烟草系统1999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1999年

6 沈景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7 胡发甫;胡成器;叶荣发;张律平;;北京西单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施工综合效益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8 周尧和;孙宝德;;生态材料学——21世纪的材料科学[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海波;蒋权;;生态建筑材料制品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添翼;;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培森;研讨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真弼;产学研合作教育怎样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孙文瑞(天津河西区滨湖小学);美育与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李让恒 通讯员 廖良辉;岳阳师院改革“两课”教学评价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诸美教;高水平的教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孙公;城市道路交管评价体系出台[N];法制日报;2000年

7 北京市卫生局 史炳忠;浅析招标采购方式与评价体系[N];健康报;2000年

8 柯辉;我国本科教育评价体系初步形成[N];经济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王卉;评价体系与数学发展[N];科学时报;2000年

10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本报记者 董洪亮;“211工程”实施顺利成果丰硕[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瑞林;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丁仕达;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周宝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武博;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周长青;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苏文凤;省级电网企业内部效绩形成和管理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朱昶;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北京市交通组织优化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2 张珍;草坪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3 陈帅云;公司业绩评价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苏文玉;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创新素质数学评价系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彭志华;影响高师物理系学生专业素质的因素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政;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7 景宏君;公路的技术评价方法与眉山市的公路建设[D];长安大学;2001年

8 杨峰;城市平面信号交叉口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9 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李辉英;河北省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17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17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