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尊重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17 09:21

  本文关键词:论尊重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尊重 尊重学生 人格 差异 权利


【摘要】: 尊重是一个极其古老又极富生命力和现代化气息的话题,人最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学生是指教师在理解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赏识学生的优点,宽容学生的缺点,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并期待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结合案例列举了尊重缺失的一些表现,如学生的兴趣被扼杀、情感被忽视、人格被伤害、见解被漠视、差异被掩盖、权利被剥夺等;联系实际重点分析了尊重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思想方面、教育方面、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等;关于如何尊重学生,则主要从理解和信任、激励和赏识、宽容与期待、倾听和等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向学生学习”的学生观。
【关键词】:尊重 尊重学生 人格 差异 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5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前言8-12
  • (一) 选题缘由8-9
  • (二) 文献综述9-11
  • 1、国外的研究9-10
  • 2、国内的研究10-11
  • (三) 研究对象11
  • (四) 研究方法11-12
  • 二、教育中尊重缺失的主要表现12-21
  • (一) 学生的兴趣被扼杀12-13
  • (二) 学生的情感被忽略13-14
  • (三) 学生的人格被伤害14-15
  • (四) 学生的见解被漠视15-17
  • (五) 学生的差异被掩盖17-19
  • (六) 学生的权利被剥夺19-21
  • 1、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19
  • 2、侵害学生的人身权和安全权19-20
  • 3、侵害学生的隐私权和人格权20-21
  • 三、尊重缺失的原因分析21-31
  • (一) “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21-22
  • (二)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22-23
  • (三) “应试教育”的劣根影响23-25
  • (四)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25-26
  • (五) “令人担忧”的教师素质26-27
  • 1、教师法律意识淡薄26-27
  • 2、教师师德素质不高27
  • (六) “不健康”的教师心理27-31
  • 1、来自改革的压力28
  • 2、教师职业过高的社会期待带来的压力28-29
  • 3、过度的工作状态与较低的现实回报之间的矛盾29
  • 4、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与现实生存竞争危机的矛盾29-31
  • 四、尊重学生的教育对策探讨31-40
  • (一) 理解和信任31-32
  • (二) 激励和赏识32-34
  • (三) 宽容和期待34-36
  • (四) 倾听和等待36-38
  • (五) 向学生学习38-40
  • 附录40-43
  • 参考文献43-44
  • 致谢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洪;;开发校本课程,丰富美术课程资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陈静;;民族地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陈献一;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6 秦裕芳;智慧·健康·意志──整体地走近老子的若干断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7 王守恒,汪昌华;案例教学: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张炳祥;;在篮球教学中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曦;;《Final Cut Pro入门与应用》实践教学课程浅谈[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帅;;比较新罗与日本的遣唐留学生教育活动[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俞明海;周波;;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郑金洲;;教育起源研究十七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黄英;吴洪成;;论近代史上的教育先驱容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洪高;;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琳;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心理误区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佳;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亮;正念思想下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褚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8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8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