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一般素养 教育素养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 教师 兴趣爱好 精神世界 受教育者 直接影响 教育对象
【摘要】:教师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其从教的前提和取得教育成效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不断以"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来提升个人的教育素养。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教师会对他的教育对象以及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主要可通过阅读、研究、培养兴趣爱好、交往和游历等途径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一般素养 教育素养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 教师 兴趣爱好 精神世界 受教育者 直接影响 教育对象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不断丰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精神生活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1]他认为教师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其从教的前提和取得教育成效的基础。这跟他十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淑芝 ,王义高;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素养[J];宁夏教育;1981年05期
2 毕淑芝 ,王义高;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工作[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3 М·帕尔特诺夫,П·胡达明斯基;怎样评价校长的工作[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6期
4 储诚瑞;做好学校教育的奠基工作[J];安徽教育;1982年10期
5 刘缀;;班主任的基本功[J];湖南教育;1982年04期
6 鲍君冶;;我对教学搞"承包"的意见[J];人民教育;1983年07期
7 郁中秀;;爱生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再论学习覃申嫒[J];湖南教育;1984年04期
8 连健生;;教育技巧的奥秘[J];师范教育;1985年11期
9 ;争做中学生欢迎的教师——一次专题教育调查[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10 王祖荪,陈泽;我校是怎样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的[J];江苏教育;1986年1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燕;教师素养浅谈[N];贵州政协报;2001年
2 卜骥;新课程改革问答之二 敢问路在何方[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傅维利;强师振教与落实“人才强国”战略[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袁浩;教师应该嗜书如命[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浙江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朱建人;实施新课程 教师缺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任杰慧;新课程改革呼唤高素养的语文老师[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兰昆;陪读之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8 贺春兰 胡虹娅;我要为教育说句话[N];人民政协报;2005年
9 王韶韵;大桥镇中心小学打造校园生态文化[N];嘉兴日报;2009年
10 彭庆杰;提高教育素养要从父母抓起[N];陕西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庞超;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文旭;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邓水平;试论语文教师的教育素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章坤;大学教师教育素养及其养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8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