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认同:困境与理性回归
本文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困境与理性回归
【摘要】:受制于学校制度规约、科层规则及教师自身的精神耗竭、归因偏差等因素,教师职业认同日益消退,职业发展面临困境,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扭转局面。具体的对策有:以创新管理机制为先导,扩大教师的主动发展领域;挖掘积极的心理解读,破除伦理困境;遵循积极的归因价值取向,减少习得性无助感。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 职业认同 困境 理性回归 教育归因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力量中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教师资源必定是教育的首要资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有牢固的职业认同。但不少教师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安于现状、平淡无为,仅把职业视作谋生的手段;或者缺少职业效能感,成功的体验甚少。这对学生的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耀阳;项娜;王丽;;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2 任亚楠;;浅谈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科技资讯;2011年16期
3 朱玲;朱成科;;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困境及其出路[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4 陈辉;;浅谈班主任在班级教学中的桥梁纽带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匡舜;;教学专业技能:教师走向成功的核心支柱[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7期
6 徐东升;;强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7 杨鲜霞;;浅析我国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8 罗刚淮;;思考让教学从直觉走向理性[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9 鲁杨;;也说“谢谢同学们配合”[J];基础教育;2005年12期
10 王乃成;;基于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师教学变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郭成;郭芳;周巧;;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赵艳红;周燕;;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瀚青;;杨贤江论教师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优吉;;因材施教及其实际运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李冲锋;;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开发[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树锋;;浅谈CAI在教学中的应用[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俊英;;教学辅助手段及其使用[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建始一中"心育"课题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计划(2007年9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野;做有思想的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王有鹏;教师的修炼:安心·耐心·雄心[N];天津教育报;2011年
3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高修岭;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N];学知报;2010年
4 张迁;浅谈教师教学习惯的养成[N];黔西南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波;不搞“表演”赛 看平时“讲功”[N];成都日报;2007年
6 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 葛井井;教师教学不良习性转变“三步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新乡市陵园小学校长 王爱琴;以人为本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N];新乡日报;2010年
8 西乡县峡口镇中心学校 王家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N];汉中日报;2011年
9 张和忠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推进教改别忘为何出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追寻中站成一棵叫做自己的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7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苏姗姗;交往教学的生命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俪嘉;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海涛;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晓羽;教师教学自主权及其实现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古丽萍;教师教学思维方式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雪芹;教师情境知识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金泉;新课改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成晓利;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13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1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