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背景下初任教师成长的困境
本文关键词:教育变革背景下初任教师成长的困境
更多相关文章: 初任教师 教育变革 老教师 支持方式 成长 教学实践 教学知识 困境 公开课 新理念
【摘要】:正初任教师所处职业阶段不仅面临着"现实的冲击",也是其教学知识与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的"遭遇"将对其整个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前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原有的支持初任教师成长的方式遭到冲击,使初任教师的成长陷入了困境。本文在分析初任教师所处职业阶段的特殊性及其原有支持方式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初任教师 教育变革 老教师 支持方式 成长 教学实践 教学知识 困境 公开课 新理念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初任教师所处职业阶段不仅面临着“现实的冲击”,也是其教学知识与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的“遭遇”将对其整个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前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原有的支持初任教师成长的方式遭到冲击,使初任教师的成长陷入了困境。本文在分析初任教师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余生;;试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3期
2 陈桂生;;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和政治关系的基本思想(下)——兼论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方法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4年04期
3 李金庭;从横向比较看教师地位[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4 郭连方;教育技术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5年03期
5 雅;教育变革的五种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6 满辅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沿海高教的对策[J];高教探索;1986年04期
7 本刊编辑部;;这里是一片正待开垦的处女地——写在“电大教育论文”征文之后[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6年06期
8 王少湘;布津乐喜代治;;教师的教育能力和进修[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01期
9 赵文明;;发展继续教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业[J];辽宁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10 王屏山;;开放改革与广东开放教育变革及其战略构想[J];现代教育论丛;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莲;;创新教育观念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多巴教委素质教育一瞥[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米忠诚;;中学共青团工作德育功效的理性思考[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肖斌衡;;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院校必须进行改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黄先蓉;;数字时代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变革的思考[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5 陆琦;纪丽霜;常永吉;王义江;;面对加入WTO后对成人教育的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杨建滨;;后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高金岭;;我国教育产权制度基本问题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艳;网络教育引发教育变革[N];中国航空报;2000年
2 李梦唐;回顾百年史[N];福建日报;2000年
3 邬大光;WTO与中国教育市场[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相轮(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科学革命与教育创新模式[N];科技日报;2000年
5 胡果·布里克(Hugo Brik) 译者 孔彦;紧握时代的手向前走[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记者 刘刚 余敬中;从科举试题看教育变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7 潘懋元;探索21世纪的新学堂[N];福建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卢锋;推动教育变革的第三次浪潮[N];科学时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方;教育消费增长速度快[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10 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梁红京;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都;关于复杂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9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庞振超;关于我国民办教育当前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徐庆;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梁清;我国普通中学课程近代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红利;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标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蒋苏勤;初任教师工作困扰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e,
本文编号:1114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1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