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06 22:30

  本文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 主观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1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问卷(SRRS)对4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与自我效能感(r=-0.421)和主观社会支持(r=-0.329)呈负相关关系(P0.001);自我效能感在主观支持与抑郁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3.87%。结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将有利于减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极情绪状态,长期存在的抑郁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是个体对应付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自信心。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1]。高自我效能感个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曙光;张月娟;席明静;张春湘;张娣;;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2 马伟娜;徐华;;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3 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4 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5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丽娜;张明;;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2 李田伟;陈旭;廖明英;;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4 魏曙光;张月娟;席明静;张春湘;张娣;;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5 张轶文;甘怡群;;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及人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6 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韩翼;;组织承诺维度及其对角色和角色外绩效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青;ERP实施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辉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王明辉;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刘淑敏;组织成员合争关系对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9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柳士顺;企业管理者的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基于组织学习的公司创业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李雅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学习压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3 张磊;公司创业组织胜任力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炯;全球制造网络中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沈泽;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东;工作压力作用效能的同步多维检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冯云;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与行为意愿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陈凤荣;中学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特征、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9 蔡春凤;小学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同伴接纳/拒绝与受欺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黎少游;坚韧性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3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4 时勘,范红霞,贾建民,李文东,宋照礼,高晶,陈雪峰,陆佳芳,胡卫鹏;我国民众对SARS信息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J];心理学报;2003年04期

5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6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7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8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1期

9 王才康;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2期

10 陈树林,郑全全;应激源、认知评价与抑郁障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慈美,王金明,芦宗玉,卫星,孙丽华;气功对老年人性格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9年04期

2 徐俊冕;Beck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心理科学;1991年04期

3 张振毅,陈朋月;86例离退休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998年02期

4 刘力松,李学文,华琦,杨莘,吴昊,徐武夷,田建华,陈红,杨凤池,刘朝晖,吉训明,张建;500例SAR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周丹霞,俞爱月 ,王国松 ,赵红红 ,童军峰 ,岳世英 ,陶宇峰 ,竺科英;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6 徐丽梅,魏孝琴 ,李文彦;医学毕业生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7 俞爱月,俞玲珍,周丹霞,竺科英,王国松;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04期

8 卫平祥,姚凤梅;某高校学生的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5年04期

9 张立勇,陈云芳;武警某部战士SDS评分及影响因素分析[J];武警医学;2005年10期

10 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怡;林海;王晓燕;刘冬霞;查鹏洲;;心理测验与神经衰弱辩证分型关系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江帆;张远惠;舒放;孙学礼;刘协和;;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的第一晚效应及其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3 袁受涛;何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与病情转归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王清;董跃波;徐筠;王海颖;;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护理[A];第七次全国莨菪类药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吴敏洁;陆树良;廖镇江;;烧伤患者发生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有关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吴敏洁;陆树良;廖镇江;;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药物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倪海祥;罗苏生;;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及百忧解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许科红;;特困大学生抑郁倾向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林勉;;工伤病人心理情绪调查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钮晓勤;;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观察[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力;心理治疗有助于癌症病人康复[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

2 冯立中 冯迎迎;人文关怀提升护理质量[N];健康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文郁;心理因素影响支架手术效果[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周萱;让心灵充满阳光[N];广元日报;2009年

5 记者 郭小伟 关媛媛;重庆市民成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出炉[N];重庆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伦娥;怎样让年轻的心不再受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宏坤;中学生主观社会支持、自尊与道德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9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49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