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话教学的时代特征
本文关键词:论对话教学的时代特征
【摘要】:现代对话教学是对传统对话教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对话教学的超越,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体现出其独有的时代特征:互动交往,合作发展,创造生成,倾听关爱与追求自由、发展生命。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人类已经进入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以对话为主要原则和精神的对话教学正是这一时代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体现。一、对话教学的基本内涵当今世界,对话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一种时代精神。在我国教育领域,伴随着基础教育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2 李森,吉标;师生对话的特点及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李全;;论法学实务课堂对行政法教学的影响——“双师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延伸[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高响亮;;浅谈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丁慧琴;;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李富;;透过《非诚勿扰》看对话理论下的婚恋观转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王玉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话教学模式探讨[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江陈宝;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多面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任其平;论发展高师学生主体性的心理学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许世平;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保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理论初探[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郑绍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常果;基于学习风格的英语课外辅助教学实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彩华;高中化学课堂师生对话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海燕;非言语交际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殷燕;论话题设计在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2 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3 李镇西;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1期
4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年07期
5 和学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诠释[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04期
6 黄志成,王俊;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6期
7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尹少淳;给理性抹上暖色——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评析[J];中国美术教育;1998年03期
9 何夏寿;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学英;;在对话教学中回归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J];语文学刊;2006年18期
2 王彦明;;对话教学本土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2期
3 李瑜;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缺失和重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金淑丹;浅谈语文文本对话教学[J];校长阅刊;2005年09期
5 陈念东;;中职学校班会课中的“对话教学”[J];教育导刊;2006年06期
6 张龙;陈松;;体育对话教学之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7 龙茵;;浅谈对话产生与对话教学实施的条件[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04期
8 陈乐华;;对话教学——一个值得追问的命题[J];今日科苑;2008年10期
9 徐夫真;;论对话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7期
10 戎文东;;直面语文教学对话的纷呈异彩[J];文学教育(下);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海涛;;“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李振;;社会哲学视野下的宽容内涵及其时代特征[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苏忠义;;论民生问题的时代特征[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祖亮;;简帛医籍药学词语的时代特征[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霞;;对话教学下的教学智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杨谷昌;;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时代特征及其文化氛围[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郑佩芳;;从历史方位看党的先进性的时代特征[A];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Ⅱ)[C];2003年
8 盛伟华;;浅析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杨颖;;对话教学心理机制分析及实际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艳丽;;浅谈在对话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雅琴;服务行动契合时代特征[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2 张法(人大哲学系教授);抓住名人的时代特征[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3 石长华;政治思想工作必须着眼于时代特征和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记者 常洪涛;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会议召开[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记者 许珂邋贺广铜;第七届全国残运会特点鲜明[N];中国体育报;2007年
6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李后强;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川商精神[N];四川日报;2008年
7 李树桥;回应性是现代政府的时代特征[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我们的主张[N];科技日报;2007年
9 辽宁省政协 刘学洪;把握时代特征 代表人民利益[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电子;迎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信息通信时代[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丽莹;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对话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洪河;执政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景堂;邓小平哲学思想新论[D];北京大学;2000年
10 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燕;高中生物对话教学以及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晓丹;走向对话的语文阅读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白海宾;高中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伟丽;在对话中启迪思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孟岩;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成;中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49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4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