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本文关键词: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摘要】: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教育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主要是着眼无意识接受,视听熏陶育人;着眼情感相容,需求服务育人;着眼意志强化,行为反馈育人。隐性教育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即强化自我教育功能、拓展合力育人功能、促进全面发展功能和实现显隐配合功能。
【作者单位】: 西安陆军学院 南京政治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隐性教育的概念发端于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教室里的生活》(Life in C lassrooms)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H 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1],而后出现了“隐性课程”和“隐性德育”的提法,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这方面的探讨,并发展成为“隐性教育”的概念。隐性教育是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彭向阳;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敏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性教育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关于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衔接问题的方法论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巫阳朔;;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刘婷婷;;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启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夏本成;论化学问题解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李俊,张勤,刘鹏田;美国学校中政治教育的演变阶段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魏冬捷;刘新跃;;发展低碳经济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巧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功能[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周建宇;;东台市私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6 王真红;冯成志;;小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背景关系的调查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李守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解析[A];江苏航海2010年第4期(总第85期)[C];2010年
8 李丽萍;;探索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齐华;周越;;睡眠脑电图研究[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唐辉;黄正泉;;论大学生自我教育对嫉妒的消解[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本旭;中国休闲体育俱乐部指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yN;团队情绪智力、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影;内观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肖艳丽;情绪启动对不同抑郁状态大学生的认知效率和认知偏向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爽;元认知干预技术加入生理训练对惊恐障碍治疗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丹丹;EI培训对外向型企业营销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玉良;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武汉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0年03期
2 董娅;大学生信息传媒选择与倾向的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冀学锋;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J];伦理学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俊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香,姜波;隐性教育在问题学生转化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7期
2 程联英;;中等职业学校隐性教育刍议[J];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07期
3 闻晓岚;隐性教育对外语教学的渗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钦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及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5 刘冬华;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隐性教育功能[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宋萍;符明弘;;家庭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6期
7 代丽健;白卫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隐性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年06期
8 洪炳星;宋淑珍;;探讨体育教学中隐性教育的特点[J];教育与职业;2005年18期
9 王红卫;;浅谈军校德育中“隐性教育”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0期
10 潘仁善;;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刍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聂炳福;;开展图书导读活动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A];福建省首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曹隽;魏海燕;;隐形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彰显力量[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蓉国;;浅谈幼儿身边科学小游戏的实践与探索[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4 丁洁;;我国大学理念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丽敏;;新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烟台边防检查站站长 徐骏;政治工作引入隐性教育浅议[N];边防警察报;2010年
2 张晖怀;隐性教育载体建设:一项紧迫的系统工程[N];福建日报;2003年
3 城区凤鸣中学教师 石小玲;班级隐性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N];太行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琨;用爱点亮学生心灵之灯[N];绵阳日报;2011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张怡;中国儿童电影:成绩显著 着眼未来[N];中国电影报;2008年
6 华为公司;从“课堂”走向网络[N];计算机世界;2002年
7 九江市第十一中学 游云;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发展服务[N];九江日报;2010年
8 江苏省宿豫中学 汤春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N];学知报;2010年
9 山东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政委 陈静涛;空港边检站弹性教育初探[N];边防警察报;2010年
10 王福良;橱窗——让课堂教学延伸[N];美术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刘净;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孟颖佳;基于隐性教育理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春晓;中职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雅楠;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中隐性教育方法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
6 陈宇;师范生师德培养中的隐性教育环境建设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静;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8 余永亮;隐性教育视阈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刘波;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及其功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张倩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1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5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