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
本文关键词:教师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共同体 专业发展 意义 条件 交流与合作 专业知识 专家型教师 个人化 教学知识 联结性
【摘要】:在教师共同体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讨论了教师共同体提出的缘由、概念、特征,阐述了教师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扬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提出教师共同体的缘由缘自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与动力是全部教育问题的核心。但是,长期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下,相当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要目的、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以及因循守旧、经验为本的职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扬;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如何运用行动学习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健,王荣民,董大力,宋艳;中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自主性认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李健,谭刚,王荣民,宋艳,董玉强,唐玉荣,闫桂花,陈艳;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4 李文凤;冯凌;;教学行动研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房慧,林云;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成人教育;2004年08期
6 储召红,许纯玲;反思教学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7 王丽春;试析教师的成长与反思[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钟守满,程亚;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9 门学泳;郭欣;孙旭春;;中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及继续教育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10 周龙军;反思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2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韵;集体舞学习对5-6岁幼儿时—空推理能力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丽春;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查和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辉;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鲜霞;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二伟;论反思性教师及其能力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尔斯·罗登伯格,章冠芳;工程博士学位——培养21世纪工程师的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1期
2 ;在调整改革中加速发展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3期
3 张金才;;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J];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03期
4 陈雪玲;;苏联高等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国际观察;1983年04期
5 徐怀成;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J];四川教育;1985年09期
6 梁金城;;调整服务方向 增强专业活力——我院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发展的形势和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1985年02期
7 ;提高教育质量 赢得社会信誉[J];天津教育;1985年01期
8 薛珊荣;毕业生追踪调查谈[J];中国远程教育;1986年06期
9 李无为;校医队伍建设亟待加强[J];中国学校卫生;1986年01期
10 ;省教育厅召开职业中学工作汇报研究会 职业中学要着重巩固提高适当发展[J];四川教育;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平;熊文渊;陈念湄;孙艳平;常雁军;赵志霞;郭羽佳;杜蓉;;推广应用静脉置管技术的作法与成效[A];全国静脉输液讲习班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程五凤;史奎雄;;医学营养专业教育雏议[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韦纯义;;《眼底病杂志》紧紧把握专业发展的新动向[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4 王浩基;;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摘要)[A];新疆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1998年
5 王一公;;陕西省电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A];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年
6 徐仑;;儿科急救人才培养设想与实施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7 孔宪立;石振明;胡德富;陈建锋;;工程地质专业发展及其岩土工程方向[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魏花萍;熊德宝;;护生实习期间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孙曙光;王静;徐能武;程大胜;王良喜;毛学飞;;400例严重烧伤救治的临床研究总结[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姜永亲;;国外肿瘤护理进展[A];第一届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杰 本报记者 李曜明;对中小学校长的新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于华;IBM:与员工一起“淘金”[N];中国企业报;2000年
3 项志明 张广苏;炮兵学院 南京分院 火炮教学模拟化[N];解放军报;2001年
4 崔谨;联想:没有天花板的舞台[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苏婷;小学教师如何走上研究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区校本课程研讨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胡慧平;全面开发员工潜能[N];国际金融报;2002年
9 记者 练玉春;学校发展关键在管理创新和质量保障[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记者李丽辉、陈少波;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青萍;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波;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潘颖;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宜兰;顾巧英“教活学活”思想与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慧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艺泉;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田爱丽;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22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2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