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困境与对策之思

发布时间:2017-12-09 04:24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困境与对策之思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观念 教学行为 转化 困境 对策 新课程改革 实验教师 教学观念 教师评价 新观念


【摘要】: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观念与教学行为背离现象促使我们去审视其原因。新课程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面临着来自政策环境、物质条件和教师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困境。可以通过营造新课程改革舆论氛围、改革教师评价内容、改善办学条件、培养优良师资等措施,实现新课程观念真正向教学行为的转化。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研究”(项目编号为07YB305)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迄今为止,教师具有的文化传递的基本职能没有变,但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却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新的教学观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弓青峰;;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3 郭成,徐燕刚,张大均;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郑旗;“关键事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3 王庆伟,李莹,凌辉;论素质教育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周小山,严先元;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6 罗登远;浅谈学校的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7 战弋;;论高校行政管理遵循高效性原则的必要性和途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甘小丽;如何实现"点"、"线"、"面"的会计教学方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王正均;高职学生学习评价的探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娄立志;教育科学学科体系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华荣;思想政治课与情感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丽娜;印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车如山;先秦时期的社会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靖云;反思性教学与科研——中小学教师快速成长的康庄大道[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杨启亮;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基本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锡鑫;;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J];生物学通报;1981年04期

2 许明;美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J];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06期

3 张耀辉,陈安槐,钱耀庭;运用微电脑综合评价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摘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4 俞文钊;;电化教育心理学 第六讲 计算机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1985年03期

5 黄瑞庭;;浅谈商议式教学法[J];江苏教育;1985年06期

6 罗映清;;国外学者谈对体育课的分析评定[J];体育科研;1986年09期

7 伊丽莎白·佩罗特;曹震;史志康;;微型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1986年02期

8 周士敏;关于高校女生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励手段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9 吴爱宝;;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评价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6期

10 吴秋煜;;教学工作质量的控制和评价[J];教学与管理;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丽;俞国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崔艳丽;申继亮;查明华;;中学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特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张向东;;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综合改革[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4 郭晓晶;;论高职院校产学“双赢”的办学模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江莉;;探讨手术室护生有效带教方法[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曹建洲;;探究式教学的初步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曹建洲;;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唐芳;;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珠心算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探索[A];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任华;;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N];音乐周报;2000年

2 储召生;也说辍学的原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更加重视实践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俞国良;心理学视野的教师能力观[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王建华 记者 于克;我省全面开展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评价[N];吉林日报;2001年

6 曲天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刘微;当代教师如何看待职业角色的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刘秀全;教学行为改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潘 涌;课程改革中,教研员干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李太恒 钱昌愈 谢长春 卢秀 江琳;如何打造校园文化[N];重庆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仕荣;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尹筱莉;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株希;从一次观摩课谈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滕宇;教师职业发展理论综述及对英语教学的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肖明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4 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林军;师生互动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6 段海鹏;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现象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彦臻;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雷涛;儿童艺术心灵秩序[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丽春;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查和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慧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69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69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