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师课堂沟通方式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教师课堂沟通方式研究述评
【摘要】:文章全面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沟通方式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单的评论,旨在引起国内教育界对教师课堂有效沟通研究的进一步关注,为今后本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作者单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与评估所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最早专门论述课堂师生沟通问题的是德拉梅特(Delam- 0nt,1976)。他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课堂中师生的角色、课堂情景以及师生关系做了较全面的分析,为教育社会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师生沟通与互动提供了社会学理论基础。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师生互动的课题多种多样,其中颇有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震;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郑辉;高校“两课”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理想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3 邱微;张捷;;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饶国慧;罗瑞麟;;教师课堂话语霸权——我国师生平等交流的“绊脚石”[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S1期
5 陈振中;社会性、互动与权力——诠释课堂生活的社会学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6 许月明;浅议“教师”的内涵[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3期
7 李国强,龚跃华;教师反学校文化现象浅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8 夏小刚;略论教师的教学自主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潘俊峰;;论模糊语言与英语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10 何爱霞,柳士彬;成人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论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勇;;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2 崔永华;;试论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3 欧阳艳;;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娴兰;控制与服从:赏罚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小学课堂教学生活片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蒋云华;大学英语“交际—对话”式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付安权;东乡族小学生汉语文学习困难与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彦;走进课堂生活的无声世界[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燕;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捷;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国家课程标准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艳霞,杜启蓉,陈安容;论教师教态与课堂教学效果[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苗崇良;陆凤珍;;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卞松泉;;让教师因课堂而更加美丽[J];上海教育;2009年02期
4 柳曼君;;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教师的无限魅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5 付学芝;提高技校课堂教学效果三因素[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张加tD;;如何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4期
7 陈教平;;暗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艺术;2009年04期
8 轩兴荣;;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07年29期
9 朱春华;李先国;李丽华;;关于优化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曹季林;;提高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张喜凤;赵红兵;郭海英;;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师是关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王玲琴;;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光明的未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6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7 姚华芳;;让校园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乐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赵邦英;马士存;;谈教师的伦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陆黎萍;;学龄前教师的培训研究[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定区幼儿园 喻慧蓉;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N];定西日报;2009年
2 禹居镇基教办 党星海;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N];延安日报;2010年
3 城固县四中 刘红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生业负担[N];汉中日报;2011年
4 曾振锋 海丰县沙港中学;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N];汕尾日报;2011年
5 天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文全;如何强化作文课堂教学效果[N];甘肃日报;2009年
6 廖开宁;构建教师的亲和力[N];钦州日报;2008年
7 洪泽县朱坝中学 杜秀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中学 罗继琼;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N];学知报;2010年
9 黎川县中田中学 刘友兰;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N];抚州日报;2010年
10 重庆渝南田家炳中学 郑孝彩;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季祥国;浅论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D];苏州大学;2004年
3 樊华;教师对口语课堂参与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宁颖;教育类的电子游戏对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浩;关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87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8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