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
【摘要】:本文以波尔诺夫(O.Fr.Bollnow)的思想为线索,从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的角度出发,揭示教育"对话"的本质.考察真正"对话"的意义,阐明"对话与讲授的两极构造"的内涵,倡导"走向对话教育"。作者强调,学校教育的课题是.不仅借助"对话"来展开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一种真正的对话能力的准备。唯有借助这种对话教育,现代的人们才能以真正人类的姿态,摆脱非人性化的重大危机。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引言:问题的症结所在所谓“人格”的形成,可以视为自我及自己的世界形象的形成(自我实现与把握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起作用的就是“言语”(die Spraehe)T。波尔诺夫(0.Fr.Bollnow)仿效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说法,,赋予“拥有语言的动物”—人类—以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学校必须重视传统美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2 刘晓莉;别让学生有靠山[J];基础教育;2004年12期
3 胡志坚;;探讨教育功能问题的一篇力作——评《教育功能的偏失与匡正——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4期
4 吕爱军;;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归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7期
5 王蕊;;教育中知与行的关系——从学生学的角度[J];技术与教育;2011年01期
6 杨梅;;从需要层次理论谈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7 蒋春梅;;“位育”之道——学校教育路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8 谢巍;李颖;高众辉;;学校对再婚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8期
9 谢政轩;;同沐春风 共享阳光——浅谈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10 徐景彩;;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认识——基于“药家鑫事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胡辛人;;关于写作《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一文的几点体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6 李光辉;;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7 史新琼;;浅谈教育科研档案管理[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8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张捷夫;;清代山西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10 李荣斌;;论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所 凌兆福;学校教育应以“大学业”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吴慧泉;张博眼里的对话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耕山;加大学校教育力度[N];江西日报;2004年
5 白石洲中英文学校校长 兰金仁;学校教育应当做些什么?[N];深圳商报;2004年
6 冉文园;学校教育有四难[N];保定日报;2006年
7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市教育局局长 宋吕银;当下学校教育的应有情怀[N];泰州日报;2009年
8 安桂清;于对话中共享真理的盛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记者 赵青 杨士龙;加拿大:快乐与自由,基于遵守规则与纪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莱芜四中校长 张士军;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 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莱芜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芳;学校服务社区的功能缺失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7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8 吴继军;明代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拓展[D];西南大学;2009年
9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94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9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