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个体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文化迁移 相关性
【摘要】:"体质——心理——社会"是较为公认的研究和理解人类健康的模式。心理健康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其个体性有发展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其社会性有适应性和规范性的特点。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心理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和情绪刺激对人类的精神健康和躯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适应状况、身体健康的互动关系,对于准确评判人们的健康状况及科学有效地保健和预防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的心理归因、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演进及其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向心理保健的迁移等三个方面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任何科学的本质都是人学,任何科学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人的幸福,人的幸福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同时还体现在心理和社会生活上。联合国卫生组织(WHO)1990年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训;;论民生刑法的出场——受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社会到民权社会》的启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林章俊;;试论利他行为的几种理论及其决定因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顾鑫伟;;试析企业员工心理压力的来源及解决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琳琦;孟醒;;明清小说与历史文献中的徽商形象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杨平;周yN;;多种教学方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卞国琴;吴曼丽;;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陈宇秦;;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困境[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8 张筠;临床按摩应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J];按摩与导引;2003年06期
9 田雨海;魏锦峰;;按摩配合心理安慰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倍增[J];按摩与导引;2007年05期
10 夏志华;;恶性肿瘤的心理治疗[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菲;拓慧;;北京市文明乘车监督员调查报告[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戴烽;;群体心理效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孝连;;农民集体上访中的共意动员——对M村农民集体上访个案的观察[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蓓;王静;程曼;;肾穿刺患者术前心理干预及护理对策[A];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乐群;文艳霞;;从众心理理论下提高广告创意效果的路径[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越;李秋娟;刘岩;;个性化全程心理干预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影响[A];吉林省护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暨护理技能培训班论文汇编[C];2008年
8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10 李晓明;任慧;;不公平竞争与犯罪——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犯罪深层次原因探讨[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徐旭林;社会群体行为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铁翠香;基于信任和感知价值的网络口碑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焦金梅;大专生的嫉妒及其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胜利;慢性愤怒应激对大鼠脑老化的影响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4 崔国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杨;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常海;交互设计中的控制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庞建军;3G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静怡;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大众服饰审美观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白菊生;社会分层过程中大学生职业认知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3 钱铭怡,张光健,罗珊红,张莘;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4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5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6 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年04期
7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8 王登峰;崔红;;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的文化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登峰,崔红;行为抑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10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7期
2 郭辉;;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攀登;2008年05期
3 林燕君;;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曹晓燕;郭斐;申红静;;保险从业人员SCL-90的评定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5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张国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J];药物与人;2008年09期
7 徐晓娟;;大学生宽恕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方芳;;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2期
9 崔爱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中部地区某高校新生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石婷;范利;;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成;;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吴守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颖心;常莉;刘润玲;;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丽华;;年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6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娟;吴振云;韩布新;;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8 刘娟娟;张万军;李杰;郑睿智;冯晓明;黄芬;;安徽省某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9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燕;;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颜建斌 攸县司法局局长 邓爱祥;倡导包容和善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湖南日报;2009年
2 谭普平;珍惜人缘关系 共建和谐社会[N];开封日报;2009年
3 云南省姚安县龙岗小学 伍家磊;协调人际关系是艺术,不是权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蔡若愚;大楼多了 串门的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潘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N];吉林日报;2011年
6 长子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际关系在礼俗与利益博弈中渐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袁州区竹亭小学 彭运兰;感恩与和谐[N];宜春日报;2011年
8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如何拓展你的人脉关系[N];经理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廊坊日报;2010年
10 孟怀东;人际关系中的小病态[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5 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竺智伟;脆性X综合征的筛查、诊断和社会适应能力及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洪高;从仁爱到正义: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王艳霞;唐氏综合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执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燕;对人情冷漠现象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郝世君;电子对抗兵人际关系特点及教育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龚宏燕;论语文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理念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丁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建新;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萍;创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10 管莉;中美文化差异:圈内和圈外的文化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95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9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