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测量 生活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 生活质量 研究方向 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 核心概念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特点和国内常用的测量问卷,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幸福?我们总是这样问自己,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理想中的幸福。我国对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学者关注幸福心理的问题,最初有心理学研究者只对老年人、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2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2005年03期
4 陈惠雄;吴丽民;;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J];财经论丛;2006年05期
5 赵奉军;收入与幸福关系的经济学考察[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6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7 姚君喜;;大众传媒与社会公众的幸福感[J];当代传播;2006年04期
8 苗元江;;幸福感:指标与测量[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9 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苗元江;;幸福感概念模型的演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耿;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刘国琴;民族亚文化人群健康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艳;西安国有企业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剑;上海城市弱势妇女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7 陈嘉贤;澳门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幸福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丹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宁;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凌宇;民、普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相关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邢占军,张友谊,唐正风;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满意感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2 张卫东;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价模式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3 程灶火,高北陵,彭健,雷莉芳;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4 刘仁刚,龚耀先;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跃;系统工程与运动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2 李永胜;论复利公式在人口研究蕃衍中的应用[J];财经科学;1981年04期
3 李峨恒;;用手和腕骨骨龄预测身高,方法比较可靠[J];中国体育科技;1981年19期
4 李洪波;姜明;郑兆基;张晓霞;;论高等学校的班级集体[J];青年研究;1982年16期
5 浦钧宗;;生血1号治疗运动员贫血分析——附75例疗效报告[J];体育科学;1982年04期
6 ;简讯[J];中国学校卫生;1982年01期
7 张昕;孙本传;孙明玺;马云青;;统计预测和时序列[J];未来与发展;1982年02期
8 周石,高强;屈肘肌疲劳与其肌电/肌力比值、兴奋性和电—机械延迟变化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9 张今一 ,周坚;关于北京332路公共汽车2000年客流量预测[J];城市问题;1983年03期
10 ;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的教学尝试[J];化学教育;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爱民;;济宁市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探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兴元;杨旭;;重要度—可能度因果分析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武森;龚宇;李宗元;;物流中心选址的决策支持[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王开锋;史东仇;;朱瀗的年周、日周活动观察[A];稀世珍禽——朱瀗——’99国际朱瀗保护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陈祖敏;栾晓明;吕建梅;冯新书;;PE管材耐环境应力开裂的影响因素及改性[A];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侯勇;;导致钢制传感器弹性体腐蚀失效的环境因素探析[A];首届全国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吴胜利;;进口铁矿粉烧结液相生成特性的评价[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8 许健勇;王骏飞;;冷轧板形的系统控制[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9 李羽;;有关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矿堆质量问题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马凤钟;郑存柱;王国盛;;开采硫化矿床的污染治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冰;药品包装铝箔印刷涂布张力检测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宗成伟;城市老年人幸福感调查[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北大人口所 郑晓瑛教授;人口出生质量及影响因素(八)[N];中国人口报;2000年
4 兴业证券 王年华 饶刚 刘景;小盘股收益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N];中国证券报;2000年
5 记者 蔡旭;社区已婚妇女常见病调查展开[N];健康报;2000年
6 ;今年四季度钢材市场价格走稳的影响因素[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7 许登峰;美国宠儿,为何在中国被冷落?[N];中国经营报;2000年
8 付红坤;企业筹资方法知多少?[N];中国信息报;2000年
9 邓煜东;干法复合中粘合剂涂布状态的影响因素[N];中国包装报;2001年
10 晓关;我国汽车需求总量有变[N];中国企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海祥;光催化降解饮用水中几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影响因素及降解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2 刘忠华;猪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及几种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李淑君;新型多孔炭材料——木陶瓷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4 王宇玫;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因素及其mRNA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5 路正刚;放疗后纯钛种植体骨整合作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6 李剑;人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7 樊世斌;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刘爱琴;铜蒸气激光照射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9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赵芝俊;国家级农技推广项目投资强度与适宜规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瑞红;冷却水系统中生物垢影响因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王华;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与性能测试[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耿晓辉;溢油事故威胁程度评价及应急反应决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李睿;甘肃省交通运输通道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5 赵悟;振动拌和RCC及SFRC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6 张晓明;城市交通出行生成模型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7 孟昭桐;建筑工程质量前期评估与预测系统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8 李伟达;港航EDI推广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9 滕亚辉;国际市场油运费率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10 李士平;蛋黄着色影响因素及着色剂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296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9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