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演变路径及其局限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演变路径及其局限 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效率 教育公平 演变路径 效率与公平 我国教育 重点学校 建国以来 中国教育政策 协调发展 教育资源
【摘要】:效率和公平之间关系的权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在教育领域中效率和公平更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基本目标。然而我国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演变以及处理两者关系时的局限性的剖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教育效率还是教育公平,片面地追求一方的发展而忽略甚至牺牲另一方,是很难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或者使两者中的任一方达到最优状态的。在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以公平保障效率,以效率促进公平,实现两者的均衡协调发展。
[Abstract]:A trade-off betwee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re the two basic goal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of our country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However, China's education policy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not well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etween. By analyzing the limitations of our count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s well as whe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both the education efficiency and education fairness, one-sided pursuit of development of a party and ignore or even at the expense of the other party,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development or to allow a party both to achieve optimal st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to guarantee the fairness efficiency, to promot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oth.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效率和公平之间关系的权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在教育领域中效率和公平更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基本目标。然而我国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效率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我国不同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进展情况及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1996年07期
2 陈庆云;庄国波;曾军荣;鄞益奋;;论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实现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升;试论邓小平关于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要特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冯正强;当代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体系及其作用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张峰;教育经济学视角中的成人教育管理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7期
4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5期
5 庄西真;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8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宏山;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与公正原则[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萨波 ,陈再绅;匈牙利学校的新课本[J];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02期
2 罗明基;;德育科学化浅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6期
3 王云阁;;必须抓的一个根本问题[J];人民教育;1984年06期
4 张协隆;;重视方法论的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4年02期
5 曾桂兴;;大力开展教育测量学的学习和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84年01期
6 ;端正教育思想关键在各级领导[J];安徽教育;1987年01期
7 李志超;物理教育的先验注入法[J];教育与现代化;1987年03期
8 王权;岗位职务培训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J];成人教育;1987年02期
9 天晓;;重视教改实验中的评价工作[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2期
10 李慧英;《创造性示范课》——苏联教师在教学上的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超;;基于语料库的面向对象网络英语学习系统开发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东生;;叶圣陶教育民主化思想的研究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东生;;叶圣陶民主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钟明宝;张春燕;王新;张厚福;;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分配公平问题透视[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杨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资格审查的困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6 王烽;;我国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及其原因[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周晓红;;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张元阳;;论举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可能性[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顾永良;;困境中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期不完全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蓉;;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校收费确实不菲[N];财经时报;2000年
2 李学勤;主题综合活动浅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曲直;阳志清与他的“教育效率学”[N];中国企业报;2000年
4 策划 杨勇 执行 胡博理 霍晓丽 王瑛 摄影 金昌植;提高收费合情合理 教育公平不容忽视[N];河北日报;2000年
5 丁言;教育资源既要开源也要节流[N];科技日报;2000年
6 胡劲松;从教育公平看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郭兴旺;辩证地看待教育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唐红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走出学历人才供需脱节的怪圈[N];金融时报;2001年
9 文/张永平;高校收费与扩招对教育公平的影响[N];科学时报;2001年
10 周洪宇 雷江华;关注教育公平:今年热门话题?[N];人民政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6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谭春芳;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教育公平[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涛;黔江区初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凯;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欧阳宇;走向公平: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任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罗建河;教育管理公平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04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0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