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学校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18-03-26 20:42

  本文选题:学校教育 切入点:价值使命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3期


【摘要】:学校教育承担着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价值使命。围绕这一话题,本文对这一使命的实现所面临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观念、空中楼阁式的教育理论基础、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及结构化的教育机制等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Abstract]:School education undertakes the value mission of realiz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body and mind. Institutional school education and structured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other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re deeply analyzed.
【作者单位】: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余慧,钱才云;浅谈建筑空间的特性[J];安徽建筑;2003年02期

4 马征杰;大学生思想品德定量评价体系设计与程序[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马叔平;致力于建设 学习化社会──北京成人教育回顾与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10期

7 纪军;试论大学在成人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8 许建中;教会学生评改作文问对——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指导举隅[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鲁雷;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10 关健,李庆霞;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冲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宏超;;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困境与出路[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立军;;可持续发展教育文化简论[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耀雄;试论素质教育导向的小学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余云华;“中学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熊颖;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及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晓铭;生命·哲思·美——无名氏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D];延边大学;2001年

6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金斌华;创新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唐涌;从方法论看四川中小学教改研究的发展及特点[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肖全民;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试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潘杰;班级组织隐性德育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晨;;中国学制中年限问题的演变与改革[J];华章;2011年22期

2 李峰;;教育花开红艳艳——陇东革命根据地创办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回顾(三)[J];甘肃教育;2011年11期

3 杜时忠;学校德育何以可能?[J];中小学管理;1999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诚;;略论我国教育制度变革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杨家余;岳谦厚;;伪满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实质剖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刘传德;戴双翔;;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七) 德、日、俄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谢长法;;清末学制近代化的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五十年代接办私立学校问题的例证——与《近代私立学校发展的反思》作者商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王尧;;西藏教育的今昔谈 发展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陈庭来;任建华;;学校效能的交易成本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黄英;吴洪成;;论近代史上的教育先驱容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杨志行;纪文郁;李信;;严修教育思想与南开早期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劳凯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N];人民日报;2000年

2 聊城大学讲师 杨旭 聊城大学副校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剑萍;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的两次试验高潮[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曜明;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一次交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袁敏;终身教育已进入我们的视野[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周金虎;师生关系应提倡互尊互爱[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海磬;农村教育关系小康大业[N];光明日报;2003年

7 何莹娟;教书育人千万别“毁”人不倦[N];深圳特区报;2011年



本文编号:1669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69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