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反思与重构
本文选题:教育学课程 切入点:问题核心课程 出处:《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学作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日渐显现出来。如何重新认识教育学的课程价值,探讨新的课程实施模式,使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接轨,就必须反思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学的教育实践价值,二是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教育学的评价方法。为此,教育学课程改革也需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编制问题核心课程、采用问题核心教学法、实施多元化评价。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edagogy, a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eachers' education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s in the course content. The problems and drawbacks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re also emerging day by day. How to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value of pedagogy, explore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odel, and mak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dagogy curriculum in line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three problems: first, the practical value of pedagogy, second,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edagogy, and thir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pedagogy. That is, compiling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problem, adopting the problem-core teaching method, and implementing diversified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52.4;G4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颖荪;;《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建构主义为指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宏武;综合课程与教师文化素质的建构问题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熊素娟;;课程叙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明德;“似曾相识”——对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些再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王丽春;试析教师的成长与反思[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慕君;;教学本质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玲;陈静;;论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及反思性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8 杜丽娟;;“教育语言学”片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黄都;;面向学习者的学习技术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杨敏;曾山金;;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再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英;排球二传队员的观察力及培养对策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良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物理教学实践上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葵明;兰州市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来群;我国综合型大学教师培养的基本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张加勇;对我国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学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汪小刚;基于“过程理论”的课程理解及其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晋;弱势群体子女在高校的成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陶青;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QRDC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9 余志成;中学数学建模序列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钱立凯;中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生;苏联著名教育家M.H.斯卡特金[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2期
2 金祥凤;黑龙江省尚志县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心理学[J];心理科学;1982年06期
3 张克h,
本文编号:1692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9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