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本文选题:大学生弱势群体 切入点:人格特征 出处:《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摘要】: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格特征,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在对影响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的消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健康人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自律性人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塑造适应性人格;完善教师修养,树立榜样性人格的对策。
[Abstract]: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ersonality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ighlighting healthy personality, carrying out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forming self-discipline personality,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practice, shaping adaptive personality, perfecting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and setting an example of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郧阳师范学院英语系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新新;开发智力,致志成才[J];人口学刊;1982年01期
2 赵中天;人格因素与智力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3 辜胜阻 ,李珍;试论独生子女的社会化[J];社会;1983年05期
4 冯哲;自我调解[J];中国健康月刊;1984年04期
5 戴忠恒;;测量的基本理论[J];上海教育科研;1984年01期
6 杨燕宾;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7 瑞莉;;儿童内向倾向人格特征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85年06期
8 许金声;;人格三因素论——一种关于健康人格问题的理论设想[J];学习与探索;1985年04期
9 郑晓明;;对八十六名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心理品质的初步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10 自在;;关于求异思维与学习成绩、性别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的测验报告[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双喜;庞新光;吴建国;;招飞心理选拔测评系统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罗宗强;;自然范型:李白的人格特征[A];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3 乐瑜文;王栋;;天津市护士人格特征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郭庆科;;心理控制源与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肖海霞;;律师人格特征与个人偏好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郑爱民;潘熹春;;男女医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杨利国;;心理治疗在临床的作用浅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8 潘芳;张红静;丁守銮;;100名本、专科医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9 林驰;;论病理性谎言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王晓敏;;安定类药物中毒37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驰;北大推出人才素质测评系统[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袁新文;师德是教师的灵魂[N];光明日报;2000年
3 沃建中;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4 黄训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李德元;情志致病学说中西医有一致性[N];健康报;2000年
6 李洪;电子商务与网民素质[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7 美妮亚;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N];科学时报;2000年
8 杨利昆;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N];山东科技报;2000年
9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蔡焯基;丧失感 威胁感 不安全感——致病[N];北京日报;2001年
10 刘爱吉 许兴荣;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星;民警人格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沈鑫华;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学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朱海燕;毒品犯的人格结构与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韦晓;汉语“人格”与“性格”的内隐概念及其心理结构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罗正学;陆军学院学员军事职业资格人格特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余文生;漳浦县学业中等生自我监控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马小琴;海洛因依赖者人格特征与性功能的研究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9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9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