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求真: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发布时间:2018-04-02 14:33

  本文选题:公开课 切入点:优秀教师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3期


【摘要】:正近几年,公开课教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及一线教师持批判态度,其原由主要是公开课的虚假、表演与做秀,当然为此辩护者亦有之。笔者以为双方各有其道理,不能一概否定,关键是教师及评课人如何看待公开课,以什么理念去要求公开课以及评课人给公开课教学的教师以何种导向。笔者认为,求真是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open class teach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discussion, and many scholars and first-line teachers hold critical attitudes.The author thinks that both sides have their own reasons and can not deny them all. The key is how teachers and assessors treat open classes, what ideas they use to demand open classes and what kind of guidance the evaluators should give to teachers who teach open classes.I believe that the true meaning of open class teaching.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臣;;求真:公开课教学的真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3期

2 梁好;;公开课应拒绝“山寨”[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0年02期

3 黄凌云;朱凤梅;;“公开课”本体功能的探寻[J];语文学刊;2010年12期

4 王静,唐佑才;关于构建“达标型公开课”管理制度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8期

5 严卫林;;不成功的公开课也是教学资源[J];山东教育;2006年35期

6 施红梅;;不妨少上点“公开课”[J];新课程(教师);2008年11期

7 严卫林;;不成功的公开课也是教学资源[J];幼儿教育;2006年19期

8 董文学;;如此“奢华”的公开课该休矣[J];教书育人;2007年10期

9 游良布;;发生在公开课上的……[J];教书育人;2007年13期

10 李学人;;学校“公开课”不是“表演课”[J];成才之路;2008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圣芳;;浅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杜安凯;;公开课 为谁准备为谁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杜安凯;;公开课 为谁准备为谁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郭思慧;;一节公开课的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许燕;王芳;刘颖;王中会;;21世纪优秀教师心理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黄月华;蔡菊英;;按目标教学设计一堂教学法评比公开课[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田斌安;;自尊自励,做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江容;周艳卉;;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析民办学校教师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向仕英;;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徐学俊;;大学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内隐观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三宝 薄明华 仲文 金全宁;“公开课可不可以打磨?”讨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毕大祥;该打磨的不仅仅是公开课[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姜堰市教育局 黄海;给“公开课”一些宽容[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4 如东县教育局教科室 骆舒洪;让公开课成为你的“炼炉”[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军;功利在后“研”在先[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山东省齐河县教育局 魏保和;打磨不等于作秀[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副校长 朱志军;公开课拒绝“彩排”[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朱寅生;教师为什么不愿意上公开课?[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记者 张晓亮 马玉林 吴晓红;唱念做打新鲜课堂[N];苏州日报;2005年

10 长江师范学院 付茁;不妨给“概念公开课”留有一席之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但武刚;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芸;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优秀教师标准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张纪云;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罗静;美国优秀教师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何丽丽;优秀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莉;现代教育媒体下优秀教师的再定位[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艳;公开课效能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卫菊;“好教师”的诞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海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异化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毛移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教师评价模式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艳;农村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00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00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0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