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民国时期大中专院校对乡村建设运动的参与

发布时间:2018-04-12 00:11

  本文选题:大中专院校 + 乡村建设运动 ; 参考:《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摘要】: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众多的大中专院校积极参与了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其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原因、主要作用、存在问题,对于当前发挥大中专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
[Abstract]: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reason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move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The study of the reasons, main func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enlightening effect 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作者单位】: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马列主义教研室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蒋浒,谢洁菱;略论北洋政府时期的乡民防匪[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刘广;曹云云;;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与电化教育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3 何建华,于建嵘;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3期

4 李在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03期

5 史振厚,田红梅;晏阳初科学思想探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于建嵘;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游海华;早期农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民国江西万家埠实验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志军;惠富平;;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J];古今农业;2006年02期

9 梁炳先;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10 秦红增;乡村科技的推广与服务——科技下乡的人类学视野之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林;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王圣育;近代乡村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巨澜;失范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金华;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淼;规划性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乡村民主选举实践——以湖南B村第四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3 王晓旭;政府推动下的村治进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春华;农地制度与二十世纪苏南农业经济[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董海宁;浙东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现状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黄丹;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鲍玉仓;定县模式述论[D];河北大学;2004年

9 王震江;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李均;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1927-1937)[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淑美;司洪昌;;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评述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2 孙诗锦;龙秀清;;晏阳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郑迎军,张新民;国有和民营大中专院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6期

4 刘克辉;;南京国民政府对乡村教育思潮的回应[J];天中学刊;2011年04期

5 向才银;;探访秀才第一村[J];中国老区建设;2005年12期

6 许瑞泉;;黄炎培农村改进理论与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J];科技信息;2006年07期

7 周秉伟;史岳鹏;王军红;;大中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8 周晓峰;;梁漱溟教育精神的文化与社会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庆同;;一二三团场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高考录取率高[J];中国农垦;1985年01期

10 赖水随;;梁漱溟的农村文化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晖;我省近亿元资金补贴学生饭碗[N];河南日报;2007年

2 汪文;我省举办“三生教育”首期培训班[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3 市教体局办公室;市教体局开展全市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安全工作培训[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伟建 通讯员 李永利 周志华;让山村飞出“金凤凰”[N];农民日报;2009年

5 向才银 康文化;探访秀才第一村[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李小清 张治文 谭玉玲;爱心帮扶暖万家[N];韶关日报;2010年

7 张云;措施再落实 责任再强化 纪律再严明[N];山西日报;2003年

8 孔祥禄;我市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困难学生和食堂补贴[N];晋中日报;2010年

9 徐光明;江西大中专院校帮扶农村中小学[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记者 张鹏翔 实习生 杨晓丽;高校中专录取通知书仍用特快专递投递[N];大理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来兵;卢作孚北碚乡村教育建设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2 夏明君;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于当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D];湖南大学;2009年

3 佟玲玲;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海霞;梁漱溟乡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邵艳;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袁绍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与农村城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马海杰;论梁漱溟的教育思想[D];河南大学;2006年

8 尹艾华;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新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少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青红;南丰白舍圩特种教育实验区研究(1934-1937)[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8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38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