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远程校际协作学习中支架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4 13:10

  本文选题:远程协作学习 + 校际协作学习 ; 参考:《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摘要】:校际协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能够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和应用教学支架策略指导农村初中开展跨地区校际协作学习。作者依据远程协作学习的主要活动过程,设计了八个维度的远程协作学习的教学支架,并根据本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主题"中国地方体育游戏与文化",开发了八个维庹、45个具体的教学支架策略,以支持农村学校有效开展远程协作。这八个维度的教学支架系统包括:目的支架、内容支架、小组任务支架、协作技能支架、数据收集支架、数据加工支架、产品支架和评价支架。全国20个省市的36所学校参与了远程协作。参与远程协作的36所学校的教师对8个维度的45个支架策略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8个维度的系统教学支架策略对支持和指导学生开展校际协作学习是有效的。作者提出,不仅在学习开始阶段需要支架教学策略,帮助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远程协作学习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支架教学策略,支架教学策略的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应用。
[Abstract]:Inter-school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but also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sharing among different school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and apply teaching scaffolding strategies to guide inter-regional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According to the main process of dista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 author designed the teaching scaffold of eight dimensions of dista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According to the project's remote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me "Chinese local sports games and culture", eight tuo Tuo and 45 concrete teaching support strategies are developed to support rural schools to carry out distance cooperation effectively.These eight dimensional scaffolds include: target scaffolds, content scaffolds, team task scaffolds, collaborative skills scaffolds, data collection stents, data processing stents, product scaffolds and evaluation stents.Thirty-six schools in 20 provinces and c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participated in remote collaboration.Teachers in 36 schools involved in remote collaboration evaluated 45 scaffolding strategies for 8 dimens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eight dimensions of systematic teaching scaffolding strategy are effective to support and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inter-school collaborative learning.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not only scaffold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needed in the beginning of learning, but also scaffold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needed in each stage of dista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affold teaching strategies is a systematic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基金】: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研究性子课题“百间计算机教室创新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及资源共享有效机制和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秀芳;柯清超;曹玉;;以活动为中心的专题协作学习系统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乔爱玲;;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9期

2 乔爱玲;;基于网络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研究——《标准》关照下的农村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张晓娜;柯清超;;PBL网络学习社区的设计研究——以“特酷”项目社区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0年Z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苗苗;基于学习设计的ICT教育应用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岳佳丽;基于LAMS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玉瑜;“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开城;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良俊,张力;谈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05期

2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下)[J];中小学电教;2004年03期

3 吴秉健,游陆莲;以和平的名义让孩子们在一起——跨文化校际协作学习交流活动[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3期

4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4期

5 任英杰;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 对促进概念理解的应用案例[J];中小学电教;2005年03期

6 章明;;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策略·方法·意义[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4期

7 李翠白;;校际协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7期

8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上)[J];中小学电教;2004年02期

9 朱焱伟;让世界了解我们的学校——全球校际协作学习中的数字影片制作项目[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6期

10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课程整合的新亮点[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王珠珠;架起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桥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芳;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文辉;校际协作环境下促进理解性学习的策略与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3 周莹;校际协作环境下促进深层学习的有效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渤海大学;2012年

4 黄娟;基于网络的校际主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应用效果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白晓晶;小学校际网络协作学习项目主题和活动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喻秀华;“支架教学模式”在常德师范学校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耀峰;即时通讯技术在远程协作学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孟红娟;高校网络课程校际协作学习中教师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炼;支架教学理论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红艳;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教学交往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9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49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