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高中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22:42

  本文选题:高中生 + 生活事件 ; 参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7期


【摘要】:目前,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哈尔滨三所中学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运用t检验、F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重点中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男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女生,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一般中学学生,重点中学学生体会到的主观支持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男生的自责心理明显重于女生,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主观幸福感、学习压力、主观支持和自责方面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学习压力、自责、解决问题、主观支持四因素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Abstract]:At pres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is paper takes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ree high schools in Harb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Youth Life events scale, coping styl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overall Well-being scale to test. T test F test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high school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ke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tudy pressure of boys wa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of girls. The study pressure of the ke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subjective support of the ke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self-reproach psychology of the boys is obviously heavier than that of the girls, and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hav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ress, subjective support and self-accusation. Learning pressure, self-accusation, problem solving and subjective suppor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2 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3 李惠萍,杨昭宁,孔祥军;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2期

4 石国兴;杨海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怀文;徐中民;李玉文;;基于幸福生活预期评价黑河流域各地社会发展[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2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3 谢珍萍;;试析如何在消费中增进幸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宋斐;;关于幸福感的再认识[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杨健;李辉;赫云鹏;;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与城市认同的相关研究——以深圳市和昆明市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陈桂兰;;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8 王稳建;;中医院校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9 张艳红;胡修银;;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蒋洁;聂衍刚;王晓敏;;青少年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磊;潘铁军;;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何玲;张力为;;青少年主客观身体评价方式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继兵;自控锻炼对癌症长期生存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照顾及主观幸福模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烨;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董刚;武术参与对普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吴美兰;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丁莹莹;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俊红;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婷;新疆某医学院校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倪子茹;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人格塑造[J];黑龙江教育;2002年Z2期

3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5 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6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年01期

7 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8 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必兵;夏晓娟;廖凤林;;高中生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自我概念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2 骆积强;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赵勇,高武胜,郭玉宾;水利院校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3期

4 魏俊彪;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4期

5 阳德华;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6 刘庆;;离异家庭背景下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11期

7 王亮;张英;;高中生主要生活事件、情绪调节与焦虑的关系[J];教师;2010年14期

8 张远兰;冯正直;;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和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04期

9 梁长岁;包乌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妍;孔繁昌;权珍桢;刘志强;;职校学生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玉生;;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福军;施昕强;王平;;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运红;高娟;;高中生生活事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福美;朱哲;张彩;王耘;;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及其与学校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恩界;;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关系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艳杰;;大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杨雅婕;;大学生人格障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罗国志;;研究生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红政;;生活事件在新兵个性、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症状关系模型中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吴汉荣;肖海雁;;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柯冬林 通讯员 陈军 魏洁群;劲牌公司再向灾区施善举[N];湖北日报;2008年

2 邹兰 张彩霞;高中生也同居?[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上海市延安中学 孙丹青;高中生喜欢什么音乐?[N];音乐周报;2000年

4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我们的孩子可能表现更糟[N];文汇报;2009年

5 记者 郭小伟 实习生 杨清媛;我市1800多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N];重庆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柏玲;“以柔克刚”型校长受青睐[N];文汇报;2009年

7 记者 郑晋鸣;南京高中生有了博士生导师[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胡德荣;中国高中生自我评价较高[N];健康报;2011年

9 记者 益西加措;去年八十名大学生一百名高中生受到资助[N];西藏日报;2004年

10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耿若蕾;让每一位高中生都爱上物理[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宁丽;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7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邹韶红;夫妻暴力社会心理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性心理干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社新;高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颜桂梅;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勾柏频;聋中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军;湖南省沅江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吕娜;抑郁症患者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防御方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晖;人格特征、价值观、生活事件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庆;离异家庭背景下城市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季巧英;丽水市公务员心身反应特点及其与应激有关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89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89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