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救助

发布时间:2018-04-24 08:56

  本文选题:流浪未成年人 + 心理特征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摘要】:流浪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心理与行为均表现出一定的异常。在调查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EPQ)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了解流浪儿童的心理状况;并进行生命历程的访谈,探讨流浪未成年人流浪的社会性因素;同时尝试运用支持疗法、强化与惩罚、认知重建、同伴教育等心理学方法对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救助。
[Abstract]:Vagrant minors are a special social vulnerable group, thei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re abnormal. In the course of investig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we try to us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psychology and social work, using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Q) and Child behavior scale (CBCL)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street children. At the same time, we try to use support therapy, strengthen and punish, cognitive reconstruction, peer educat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methods to help street minors.
【作者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XJK06AJJ005]
【分类号】:B84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纯明;;重庆市农村弱势群体的群体特质与社会救助体系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朱常柏;;我国大陆福利社区化的路向选择[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郑列;马方飞;;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5期

4 李秀华;刘成;;近年来我国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科研进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王保庆,徐芳,姜怀忠;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7 李永杰;李强;;中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8 范龙;;高校毕业生待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冯敏良,高扬;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解析[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10 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J];青年探索;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丽华;;以人为本 做好特殊读者的服务工作[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李占乐;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太斌;治理理念下的政府和社会伙伴关系构建[D];上海大学;2007年

6 曲波;弱者利益的国际私法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拥政;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袁飞;城镇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刘光;论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关注[D];河海大学;2004年

4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定;城市弱势群体现状调查及心理救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徐芳;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调查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孟凡平;伦理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凤义;社会弱势群体权利及其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箴;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政策支持[D];湘潭大学;2004年

10 毛燕;现阶段我国扶持弱势群体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2 段辉;;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对策[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仲稳山;;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4 李文立;;大学特困生心理特征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5 郝文亭;孙计金;张雅玲;;黎族高中生个性心理特征及阳光体育干预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赵俊霞;;探析中学生的心理特征[J];学周刊;2011年22期

7 倪玉美;;换种心态生活[J];大众心理学;2004年03期

8 周东滨;;论性格及其训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9 吴瑞平;;病态心理与童年挫折[J];大众心理学;2006年01期

10 朱新花;重视对个性内向学生的心理关怀——心理教育探索之一[J];中学教育;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新生;;农村初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梅松丽;寇长贵;于雅琴;张迪;陈艳芬;;网络成瘾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邓亨贵;;乐观、豁达、远见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心理特征[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俞文钊;陆剑清;;社会性格的分类、心理特征及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丁远声;;单亲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6 岳亮;;老年心理特征与心理调适[A];第三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施旺红;常耀明;皇甫恩;付东洋;;跳伞训练对伞兵人格特征的影响[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杜亚松;江文庆;黄莉莉;;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心理特征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雪梅;罗书伟;;影响驾驶安全性的心理特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周士鉴;张彬若;;正确认识和把握老年人心理特征改进和创新时期老龄思想政治工作[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林;成功创业者的心理特征[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2 小殊;成功者的心理特征[N];新疆科技报(汉);2002年

3 仁发;成功者的心理特征[N];民族医药报;2002年

4 周惠博;贪官的心理特征[N];健康报;2003年

5 国商;成功创业家的心理特征[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6 白云水;男女差异的心理特征[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7 副主任医师 陈根;了解孩子的青春期心理特征[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高其昌;心理特征与对蔬果的喜好[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吕松华;《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全面解读IT行业人才选拔标准[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咏梅;IT人员职业心理特征免费评测活动启动[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自适应人机交互界面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和林;宁波市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心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4 金凡;肠癌患者心理特征及干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张运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钟庆文;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国琦;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班集体心理特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胡瑜;温州市寄托儿童人格及其它心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雪霞;罗夏墨迹测验在心理健康评估中的有效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杜炎斌;论互联网时代的平民化心理现象[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95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95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