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育价值嬗变
本文选题:社会转型 + 教育转型 ; 参考:《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摘要】:教育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受政治、经济、信息、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嬗变;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价值嬗变——从"功用性"到"意义性"成为一种必然。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价值嬗变对教育自身完整、教育中的人之完善及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Abstract]: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fluenced by the globalization of politics, economy,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people's cognitive system and values begin to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humanistic value and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societ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value-from function to meaning is inevitable. The value evolu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ntegrity of education itself, the perfection of people in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和学新;;教育转型: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3期
2 王长乐;;当代教育功能观嬗变:从有用到有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3 高闰青;;现代教育中人的价值存在的失却与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4 李慧敏;郑晓齐;李汉邦;张洁;;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转型[J];教育探索;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房列曙;;高师院校历史本科创新教育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王晨曦;;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反思当前中国大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张盼;;浅析《学记》中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黄元英;;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清洲;;论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建设的发展[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柴国荣;詹建国;;我国田径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师现状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丽;上海体育学院专项俱乐部开展现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海涛;浅谈影视资源与文综合科目的课程整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卓尔;城郊接合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颛孙伟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9 许鹏;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创建[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啸;“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刘铁芳;教学:一个可能的价值世界——教育的价值关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3 康宁,杨东平 ,周大平 ,周作宇;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成鹤鸣;晚期现代性:反思的制度性与终结——解读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5 文军;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光;论交叉学科发展与高等教育转型的新含量[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1期
2 肖向东;教育转型与人才模式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严锦石;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德育创新[J];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11期
4 张宇辉;刘水文;;关于推进我院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胡义钦;;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6 鲍传友;;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政策取向[J];教育科学;2007年05期
7 易明;;论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十大关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4期
8 谭亚叶;;教育转型期校长的使命及角色定位[J];中小学校长;2008年12期
9 姜国峰;;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成人教育模式目标追求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10 和学新;;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敬志伟;;和谐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2 张丽美;罗玉达;;从“瓮安事件”看贵州社会管理机制的建构[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3 徐锦;;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4 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龚少情;;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党建[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6 余贵忠;;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特点[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卢红标;窦顺山;;教育转型中军队重点实验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军;张文;孙梯全;刘斌;龚晶;;探索科学育人途径 适应军校教育转型——浅谈“军校大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9 金元浦;;“人文北京”的多层次深刻内涵[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聂玉;;代际关系视野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晓辉;培养思辨性应是教育转型的方向[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炮兵学院南京分院院长 吴翔;加速推进任职教育转型向纵深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3 仇玉坤 蔡丽洁 谷丽丽 何敦;用教科研转型支撑教育转型[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王宗仁;为中国教育转型鼓与呼[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张德 张晓炎;炒好“大锅菜” 配好“自助餐”[N];解放军报;2010年
6 记者 陈敏;努力推动高等教育转型提升发展[N];宁波日报;2010年
7 吴翔;推进任职教育整体转型[N];解放军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曹继军 本报特约通讯员 林溪声;新闻教育转型情势紧迫[N];光明日报;2009年
9 杨长明 庹新国 本报记者 黄华敏;拼搏在新的起跑线上[N];解放军报;2004年
10 王成发 陈海江 周洲;屡获殊荣的背后[N];解放军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为;公权腐败的网络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宋伟;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清末哈尔滨区域传统学务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型的研究(1861-1911)[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张旭煌;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异化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蔡梦雅;广州高校硕士研究生择偶价值观调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果;高校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解志山;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离婚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庞献革;论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立法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宇;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鹃;社会转型时期金融行业腐败的特点与成因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董海艳;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国剑;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沟通[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97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9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