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观的基本特性及其教育要求
本文选题:价值观念 + 特性 ; 参考:《学术论坛》2008年10期
【摘要】:全面把握价值观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价值观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性要求价值观教育要寻找教育对象的"利益认同点",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要求价值观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价值观后天形成的特性要求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价值观的自我调节性要求尊重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价值观对行为的导向性要求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自觉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价值观的超知识性要求重视非理性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的作用。
[Abstract]:A comprehensive grasp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values education. Values depend on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existence. The values education should seek the "interest identification point" of the educational object.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the values requires the education of values to reflect the level and progressiveness of the valu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values of the valu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education, education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social life, the self-regulation of values should respect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The guiding nature of the values of values require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alue consciousness and self-education of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and the ir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values, especially the emotional factors. Effect.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徐州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07XWA02)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古人伏;德育的变革与变革中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刘卫平;孙晓娟;;论思维创新的实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6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郁;肖桂林;;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8 孙淑萍;;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魏形峰;;不同“中坚思想”下的中西饮食观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0 钱广荣;道德国情论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李莉娅;叶苗;;舆论引导方式,期待艺术性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苏志加;刘啸霆;;集聚海外人才的软环境创新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9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千钧;方程x~2/m+y~2/n=1[J];数学通报;1980年07期
2 薛志明,吴群;双曲线的一个性质[J];数学通报;1980年09期
3 王勤国;三次原根ω的应用[J];数学通报;1980年12期
4 宋祖良;黑格尔论主词的矛盾[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5期
5 C.德拉康帕涅 ,江小平;法国哲学教育的危机[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6 牛洪;;廉价品的没落[J];读书;1980年10期
7 李健强;;教坛漫步[J];人民教育;1980年06期
8 林墅更;;谈谈发旋转飘球的几个问题[J];中国体育科技;1980年32期
9 程庆平;;Г—函数定义域的推广及其特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米尔顿·弗里德曼;乔依德;;平等的危险[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洁;;苏联解体后政论语言的“对话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韦寒松;;开展老年社区服务是刻不容缓的社会工作[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何翔;;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的比较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4 崔景贵;;略论心理卫生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许华山;;癌症高危人格特质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李德芝;邱瑞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关系的价值导向[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7 魏耕祥;;从活动到课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研究与实验课题的汇报提纲[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8 关彩华;;有关第二语言教学的几个问题[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9 杜蒸民;;李大钊对孔子和儒学的批判继承[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10 林培;谢经荣;;土地资源工作如何为当前土地资产管理服务[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中华 作者单位:总装备部司令部直属政治部;思政教育应强化十种观念[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杨;复合软包装基材的特性、应用及其开发[N];中国包装报;2000年
3 无锡市妇女联合会;把握特性 准确定位[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杨晋安;西部广告业的差距与对策[N];中国工商报;2000年
5 ;企业可持续发展三要素[N];中国建材报;2000年
6 陈晏清;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陈春雷;文化重塑:变革的根本[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韩中华;思政教育应强化十种观念[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9 黄新民 陈晋英 郑文雅;力、情、形的和谐统一[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10 李之荣;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N];中国冶金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锁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学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甘德建;可持续发展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7 戴健;明下叶吴越城市娱乐文化与市民文学[D];扬州大学;2004年
8 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薄新文;捻转血矛线虫BZ抗性等位基因多重PCR检测及新基因Hc38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彬;[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红梅;论二战后美国文学中的“边缘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怀奎;语用能力与礼貌原则[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剑;人权的诉讼程序保障[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张志娟;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6 张阳;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7 石义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杨瑾;论中、西空间语言差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宋丹蕾;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及其当代转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99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9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