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构建“知识建构型”有效课堂教学的转型策略

发布时间:2018-04-25 08:30

  本文选题:传统课堂教学 + 教学方法 ; 参考:《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摘要】: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倍受关注。在新课程视野下,如何由"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向"知识建构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传统教学观视阈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vision, how to transform from "knowledge transfer" classroom teaching to "knowledge construction-oriented"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front of us. On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eaching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戴锦初;;优化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实现优质的有效教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李晓峰;殷俊;聂劲松;;影响安徽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7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肖迎春;;试析隐蔽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卓江华;;如何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熊伟;;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棠湖中学“三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3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4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苏蕊;黄少云;潘春光;;西北地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何明田;;基于课堂分析的课例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黄凯洲;;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历史课程资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储琼;;利用海洋水族馆科普资源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9 王建芳;迟艳杰;;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大鹏;赵艳;;案例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先祥;仲启媛;孟晓梅;;对军队院校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1年03期

2 邵娜;;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满意度的关系探索[J];华章;2010年31期

3 吴亮奎;;什么样的教学是最有效的——与钟启泉教授商榷[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4 贾琳;;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9期

5 王晓娟;丁宝昌;;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J];考试周刊;2009年46期

6 吴军;;例谈数学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35期

7 常莉娟;;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设计探讨[J];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

8 王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黄英猛;;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9期

10 周怀盛;;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再认识[J];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春花;;物理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瞿春波;;浅谈教师如何实践教学反思[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白金霞;;浅谈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云;;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郭斌;;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的个体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郭斌;;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的个体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辛艺华;;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教育多媒体应用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王伟;肖婧;张富荣;华高英;;网络环境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师角色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志发;谈教师角色的转换[N];甘肃日报;2007年

2 林存俊;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定位[N];济宁日报;2007年

3 陕西省绥德中学 薛振和;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学知报;2010年

4 贵阳十七中 尹媛;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5 邹淑华;浅谈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N];莱芜日报;2009年

6 徐惠文;教师角色的改变[N];本溪日报;2011年

7 毕翠霞 邹宗保;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淄博日报;2008年

8 伊通营城子镇中心校 苏海燕;主持人·配角·观众[N];四平日报;2006年

9 叶楚定(作者单位系深圳市笋岗中学);课程改革旅途中的教师角色[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海口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康乔;民办校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3 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林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有效教学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小;基于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孟营;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彦美;化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镜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彭婕;新课程改革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传远;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熊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及素质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宁;新课程中生物教师角色的转换[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0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00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