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测量结果分析及对策
本文选题:大学新生 + 心理测量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08年21期
【摘要】:大一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地认识自我、鉴别自身的心理状况,对今后在学习生活中提高自信心,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16PF)量表,通过对浙江省某高校2007级大学新生的心理测量,客观地统计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提出了解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建议,为今后细致、深入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Abstract]:Freshman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life, how to effectively understand oneself, identify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in the future in learning life to improve self-confidence,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By using th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UPI) and Cattell's 16 kinds of personality factor analysis scal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men in a university of 2007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measured objectively.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olve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freshmen are put forward, which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英;高海英;;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2 朴婷姬;;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4 邓国峰;;8054名大学生UPI测试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反思[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亮;王军;;一本与二本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秦红霞;汪元宏;张芮;张杰;胡岚;刘翠翠;;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许之屏;郑进军;;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和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4 王建中;;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高翠翠;朱丽娟;李春燕;;空中乘务员心理素质测评量表的编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陈志方;沐守宽;;《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因子结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宋芳;张丽华;白学军;;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8 鲁倩;马惠霞;白学军;;《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区分效度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9 王兴华;张慧泽;冯建国;;我院2009级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UPI)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亚煦;;“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三“新”[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张颖;赵克勇;张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调查及健康指导体系的建立[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荣华;刘英;王盼盼;邱佩钰;戴家隽;;大学生成长水平量表的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张芳;局级领导者群体整体效能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贺远琼;企业整合市场环境与非市场环境的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魏文川;我国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与战略形成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燕;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彭秋连;基于BP算法的大学生心理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11年
3 黄君;高职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倩倩;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研制及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伟霞;应激生活事件对广西师大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阎志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微观生态系统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晓帆;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罗娟;大学生心理档案指标体系的建构与管理[D];天津大学;2010年
9 黄明贵;大学生不合理信念、愤怒表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盖庆彬;大学生面对挫折时谚语应用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毛国红;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1997年05期
2 凤权,魏安静;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龙晓东,廖湘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4 师晓宁,刘晓红 ,徐燕 ,李川云;心理测验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5 王卫;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J];青年研究;1994年06期
6 宫梅玲,王连云,雷英华;高校图书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中的作用[J];泰安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7 孟庆恩,娄国栋,辛望旦,甘为民;2000级学生思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9 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10 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亮;;1106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2 张明亮;朱晓文;;1087例大学新生UPI人格健康评价效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7期
3 冯建国;学生身心健康调查(UPI)报告[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 程孟瑾;;贵州民族学院2005级新生心理测量报告[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范红霞;徐慧;王兴超;;2005-2008年大学新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红杰,刘凤阁,孙幸之,刘淑芳;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7 云彬,李玉虎;大学新生人格健康状况实证调查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3年03期
8 成媛,张丽锦,丁凤琴,冀斌;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的比较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佘万斌,张科;我院新生心理健康比较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冯俊;尚金梅;;4年大学新生的UPI人格测评结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魏军妹;王秀娜;;多维IRT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数据中的探索性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熊玉华;杨全芝;任慧玲;潘艳;;农村与城镇生源大学新生结核菌易感性初探[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海明;“请客风”侵袭大学新生[N];宁夏日报;2004年
2 汉云;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 新鲜“出炉”[N];大连日报;2009年
3 邱浩 周龙;桂林贫困大学新生获资助[N];农民日报;2009年
4 杨楠;大学新生消费令人忧[N];市场报;2003年
5 朱莎莎;大学新生心有“千千结”[N];浙江日报;2004年
6 记者 周元 实习生 丁雯婕;大学新生最高可贷6000元[N];海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威;300余万元 助贫困大学新生梦圆“象牙塔”[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金璐;我市6所高校共录取24342名大学新生[N];金华日报;2009年
9 王国红;河南省内黄县“慈善助学工程”救助贫困大学新生[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陈瑜 朱芸霞;卓尔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玉花;中国传统人格思想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蔡圣刚;人格测量中的概率展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武圣君;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中国应征公民言语能力测验的编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9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春江;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尤小红;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莉;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芹妹;大学新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建鸿;大学新生应对灵活性类型的界定及其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6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0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