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探析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 择校 ; 参考:《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2期
【摘要】:当前择校问题成为义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其核心原因是作为义务教育择校中直接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及其家长在择校行为中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利益关系,并在追求利益过程中运行着择校活动。择校活动损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解决义务教育择校活动的策略是,理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归复应有的公平契约地位,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school choosing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core reason is that as a direct stakeholder in the school selec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school,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have formed a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in the school choosing behavior, and run the school selection activities in the pursuit of interest process. The goal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compulsory school selection activities are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takeholders, to return the fair contract status and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云景;李志勤;;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高校收费行为的规范化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
2 付俊文;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曦东;朱琪;郑文玲;;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的农村征地补偿机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2 王文婷;;内部控制下的会计行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9期
3 谭红杨;朱永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肖拥军;李必强;;国内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研究回顾[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5 蔡炯;田翠香;冯文红;;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应用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12期
6 陈永丽;陈欢;万丽梅;;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与I-R-S三维价值初探[J];财会通讯;2010年23期
7 胡元木;刘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汽车行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0年26期
8 李静;黄秀华;;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均衡[J];财会通讯;2011年11期
9 赵哲;;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的设计[J];财会月刊;2012年14期
10 刘贞;刘宁;鲜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电网建设冲突协调机制设计——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及互适应机制研究之六[J];电力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开瑞;;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佳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党政工作部门考核评价主体选择问题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国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郭志勤;基于科层视角的集体林权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德强;藏区产业成长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安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艳青;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林钢;“新型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体制改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赛;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毕荣;政府主导下的旧村改造合作治理模式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6 罗思;深圳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方忱;公司并购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关炜;黑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陈英杰;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吴奕龙;地方政府公共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1期
2 范元伟,宋殿清,孙亚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收费计划”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3 张维迎,余晖;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4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5 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必须的均衡与永恒的择校[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初恬;;择校热何以降温?[J];陕西教育(行政);2010年03期
3 本刊评论员;;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写在对镜湖区教育均衡进行调研之后[J];教育;2010年16期
4 ;湖北: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 力破择校顽症[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02期
5 张湘滔;;我省多举并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年11期
6 王晋堂;;政府的责任与社会的理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J];人民教育;2008年11期
7 林宝;隆学文;;消除资源差异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铜陵和沈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路的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02期
8 ;观点[J];教育;2011年12期
9 王剑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J];学校管理;2002年04期
10 周大平;;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何时休[J];教育;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贵松;陈建成;;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分类探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颂;;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伟宏;;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夏苹;朱卫东;张晨;吴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增加价值分配指数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世平;;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心理学分析[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雪松;任浩;;论企业慈善行为与利益相关者管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7 张佳;;地铁系统可持续发展博弈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帅萍;周宏坤;;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文化核心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造林;;现代企业财务治理核心财权配置问题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韦yN;朱卫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绩效棱柱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娟;择校热何时不再[N];宜兴日报;2006年
2 田丹 刘洋;成功为“择校热”降温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沈阳日报;2007年
3 闲言;择校何不“阳光化”[N];经济日报;2003年
4 丁伟;公办不择校 择校找民校 名校办民校[N];人民日报;2004年
5 郭伟 仝静海 白增安;四种模式破解择校难题[N];河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艳红;“1+2联合校”破解择校热[N];河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姚忆江;“抢购教育”溯源[N];南方周末;2009年
8 本报记者 翟晋玉;治理“择校热”需建立问责制[N];中国教师报;2009年
9 子枫;择校而居 两“山”合压谁堪其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10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早报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杨浦不择校新政能避免“削峰填谷”吗?[N];东方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宝平;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吕竺笙;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韩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蔡昌;契约观视角的税收筹划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7 韩平;企业信用营销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孟菲;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蓝英;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金序能;中介企业声誉形成机理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吉翠;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杨蕾;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林晓琼;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邹志豪;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变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t,
本文编号:1828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2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