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建设与创新
本文选题:可持续发展 + 继续教育 ; 参考:《成人教育》2008年04期
【摘要】: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归因为政策问题。教师继续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政策建设与创新。
[Abstract]: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can mainly be attributed to policy problems. In order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ach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policy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子泉,蔡少翔;水利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5期
2 曾冬梅;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走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3 孟春燕;柳建国;王晓光;;农业生产对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4 李长胜;冯仲科;;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5 尹亮,王关义;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与途径[J];商业研究;2002年06期
6 王静;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7 戴明忠,唐志刚,王波,王腊春;论区际环境关系及其调控[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8 黄鹏;关于当前土地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S1期
9 姜铸,郭伟;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3期
10 李宇;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振民;;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是实现企业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清;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2 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3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5 尹子民;工业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6 葛震远;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关涛;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8 祝美群;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朱琪林;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10 林文;中国小城镇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2 武锁庆;人地协同进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3 张春歧;转型时期农村城镇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李彦敏;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蔡志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组织机理和运营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6 刘亚丽;天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静;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8 任宪友;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钱军强;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10 李学良;高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维;美国科技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2 ;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贝克莱加州大学田长霖教授来我院作报告 重视技术科学 发展技术科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3 田华麟;;终身教育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1981年02期
4 姜章帆;;他山之石——访问西德、法国和美国的观感[J];人民教育;1981年02期
5 张光斗;;法国高等工程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6 郭奕玲;;八十年代及以后的科学和工程技术教育(续)——第一部份:给美国总统的报告 Ⅱ.对工程师、科学家和技师的专业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7 李昭华;《管见》一文的合理成份是什么?[J];成人教育;1982年05期
8 孙启林;;国外在职教员进修制度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9 ;江苏省科技队伍建设学术讨论会纪实[J];江苏社会科学;1982年09期
10 崔振凤;;科技人员的定向培养[J];科学管理研究;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齐亚彬;霍亚勤;贺冰清;;国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荣辉;陈尚平;;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策略[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4 罗伟祥;;加速森林植被建设是实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5 杨文治;;黄土高原的土壤水环境与农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6 胡正海;;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建议[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7 鲁胜利;;小城市规划中的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唐孝炎;杨经纬;;努力提高中国妇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意识[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9 王耀凤;徐新华;;妇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10 周伟文;;妇女与社区环境管理[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岭言;美国科技经营创出神奇[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金勇;我省出台继续教育规定[N];安徽日报;2000年
3 郑克莹;生态农业几种模式分析[N];安徽日报;2000年
4 汪晓华;黄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刍议[N];安徽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方佛平 实习生 方卫胜;综合治理有害生物[N];安徽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任诗芹 陈群;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支撑[N];安徽日报;200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赵慧声;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N];北京科技报;2000年
8 清华大学 李衍达;信息科技对社会的影响[N];北京科技报;2000年
9 杨志达;地球向人类告急[N];北京科技报;2000年
10 董德刚 韩民青 辛世俊;三人谈:新锐目光看可持续发展[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剑;环境压力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江涛;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夏济人;我国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徐琳瑜;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贾德彬;人工草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曾群;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丽霞;中国森林资源未来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朱明峰;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培;基于服务的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A民办高校运作成效剖析[D];四川大学;2004年
2 龙睿;旅游地市场调研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谢一言;试论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制度[D];四川大学;2004年
4 潘怡;环境刑事立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赵嘉;影响企业价值的微观因素的行业差异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熊学兵;坚持科学发展观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D];四川大学;2004年
7 费广胜;西部开发中的城市经营理念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李涛;论可持续发展国民财富及汇率对其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王京歌;试论我国环境权的创设[D];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5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4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