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文化构建刍议
本文选题:学校组织文化 + 学校 ; 参考:《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摘要】:随着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学校组织文化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本文粗略地谈到了学校组织文化的产生、界定及如何构建学校组织文化的步骤和途径。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nagement discipline,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at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but also a new management theory.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ts definition, and the steps and approaches of how to construct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金保华;张国强;;关于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3 姚本先;曹前贵;;中小学校特色建设中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继秀;;基础教育的学校组织重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炳明;;领导视角中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强海燕,托尼·布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英学校管理个案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新方法:行为契约[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林杰;;组织理论与中国大学组织研究的实证之维——读《大学组织与治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6 郭建如;;社会学组织分析中的新老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7 陈俊明;;农村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9年10期
8 王仙桃;;浅谈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J];才智;2009年19期
9 滕云;杨琴;;网络弱关系与个人社会资本获取[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肖美良;;学校物质文化的反思与构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2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再论高校恰当定位为何这么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钱啸寅;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慧卿;中学教师高级职称“星级(分等)”改革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鸿儒;校际合作:薄弱学校改进的文化视角[D];宁波大学;2010年
8 柳国辉;关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汤文钦;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学校管理的一对基本范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瞿卫星;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成功的内在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杜育红;论学习型学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黄治勇;论创建现代特色学校[J];鄂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郑海涛,王慧然;如何培养被管理者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J];决策借鉴;1998年04期
4 刘英琦;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5 刘军,富萍萍;组织认同的心理基础剖析[J];经济界;2004年06期
6 张东娇;高考图腾与学校特色发展[J];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7 李连云;美国中小学“校本管理”概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11期
8 王金元;认同——现代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孙绵涛;论人类生活方式的本质及其复归——关于知识、信息社会生活方式的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炎轩;;学校组织伦理视角下的教师道德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9期
2 刘永林;试论教育管理的开放系统学说及其现实意义[J];中学教育;2003年09期
3 史丽峰;;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建设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4 史丽峰;;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建设研究[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5期
5 曾思权;;管理信息化与组织内部文化建构[J];林区教学;2011年07期
6 朱莉;;中国菜名的特点与文化可译性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刁生虎;;隐喻:修辞·思维·文化[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8 李跃峰;;吸血鬼文化为什么植根于西方文化如此之深[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3期
9 白天寅;;关于武术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10 黄捷;段平华;;论程序法治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爱爱;;乌头碱中毒引起室性心动过速伴异室传导文化现象[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万书军;;试论企业的灰色文化现象及其对策[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周国文;;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青年自组织[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鞠晶;孙启耀;;隐喻对文化的解释力[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付秀彬;;组织,,制度与城市化[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6 李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7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阳新国;;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黄福华;;NBA在中国的三十年传播与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陈师宪;赖荣伟;;论“中国白·陈仁海”文化现象[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瑞金 吕梁市泰化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N];科学导报;2009年
2 记者 李欣瑶;兰州市今年小升初仍实行整校划拨[N];甘肃日报;2010年
3 刘天干;揭西半山客文化现象初探[N];汕头日报;2005年
4 李春华;“云南文化现象”透视[N];云南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余英茂;一群吃文化饭的农民与一种农民文化现象[N];郑州日报;2008年
6 谭心;草根本山的奇异文化现象[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西平;托克托县农村的“明泉”文化现象[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8 记者 周轶君;3名巴激进组织成员被打死[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记者 王艳 通讯员 立涛 振宇;喜看“周口文化现象”[N];周口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凤军;网络造句:值得思索的文化现象[N];沈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邵宇彤;“样板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国立;新形势下党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王婷;当代中国社会青年自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祝木伟;组织伦理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潘晓云;基于个体、团队视角冲突与情绪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宋李俊;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集成组织及其关键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许一;柔性领导行为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冯丹龙;企业组织资本增长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露;普通小学学校组织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广宇;组织文化视野下的中小学校管理改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茜;一项关于学校组织文化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文海;学校组织文化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褚福靖;枣庄市重点高中学校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英姿;学校组织文化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康德;教师专业发展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天红;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范轶清;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晓晶;大学生校区意识的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6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4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