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引导
本文选题:大学新生 + 适应期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08年24期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文章就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管理中如何结合心理引导对新生开展教育进行了探讨。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freshmen with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freshmen in the period of adapta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峰;浅谈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荣;关于当前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卢刚;;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4 吴秋玲;科技期刊编辑的常见心理问题与调析[J];编辑之友;2004年02期
5 孔繁英;浅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张承山;再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徐培华;大学新生的心理矛盾与调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9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10 欧岚;论大学生挫折情绪及其调节[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3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苏雯;团体咨询改进大、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李海立;当代中国婚恋问题分析与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6 郝文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停华;统招生、成招生学习心理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建林;;大学新生不适应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 徐爱华;;关注大学新生适应障碍[J];大众心理学;2005年02期
3 赵莉莉;肖丽娟;;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4 刘幸娟;纪伟;;心理学视角下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5 李远贵;;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矛盾与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6 张春艳;;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7 吕叙杰;;浅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8 魏学飞;;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9 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及教育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10 路红显;;增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郭志平;潘燕;李正中;;大学新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问卷》的检验及应用[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张彩云;张燕明;何镜炜;;香港浸会大学新生中新移民对心理素质、生活技巧及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田晓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翠敏 通讯员 刘岩;顺义近八百困难大学新生获救助[N];北京社区报;2009年
2 傅北水;大学新生如何度过心理失衡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3 记者 王晖;16.2%的大学新生有“心病”[N];河南日报;2006年
4 中国矿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项丽娜;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吴巧君;新学期用心准备[N];天津日报;2004年
7 周胜华;大学新生当防适应性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8 通讯员 曾理邋记者 张国圣;新生要“调心”“老生”要“收心”[N];光明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赵永宏;大学生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N];大同日报;2006年
10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医生 武雅学;大一新生易患三种心病[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周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司秀玲;大学新生的角色适应与心理健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岩弟;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及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晓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6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4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