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生成性教学:教学哲学的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05 07:30

  本文选题:生成性教学 + 教学哲学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摘要】:既有研究对生成性教学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层面,其结果仍有使生成性教学沦为预成论的现实危险。笔者以为,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其根本意义在于确立一种新的教学哲学,从而彻底摆脱工具理性思维框架对教学的束缚,使教学真正成为达成师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generative teaching mostly stays on the level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result still has the realistic danger that the generative teaching is reduced to preconcep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generative teaching is to establish a new teaching philosophy, so as to completely set off the binding of the tool rational thinking frame to the teaching. Learning is truly a process of achieving a happy lif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硕;;“重建学习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2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2 孙伟平;;价值规范的“外推”与“内生”[J];学术界;2006年05期

3 李江源;魏杰;;论教育习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8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9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10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3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7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2 钱继磊;论全球化对人权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3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琼;中西“游”和“游戏说”之比较[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陈f ;诺齐克的“资格理论”与政治意志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3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硕;;“重建知识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1期

2 程良宏;苏勤;;控制性教学批判与超越[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4期

3 李yN;;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蒋巧娟;;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思考——以中学物理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张春凤;;论生成性教学中的“生命”与“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6 刘忠伟;樊万奎;;论生成性教学的生活价值追求[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年11期

7 温守轰;朱红卫;全宏瑞;;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生成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17期

8 王俊;龚国胜;;实践中的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年32期

9 陈丽霞;黄卓顺;;多媒体生成性教学的误区及设计原则[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2期

10 孙小利;冀杰;;论预设性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智慧[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莹;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忠伟;基于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晓燕;教师教学哲学的叙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金霞;基于个体精神自由的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艺红;论生成性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秀春;生成性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万秀珍;生成性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实施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刘玉昕;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6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46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